松易涅
Published on 2024-04-19 / 125 Visits
0
0

英伟达NVLink:数据垄断与信息私有制的背后

本文撰写进度:草稿

文章暂处初步创作阶段,读者可从中获知大致内容和观点。文章尚未经过充分修订和完善,主要是作者思路的初步记录或框架构建,内容不完整,逻辑结构不够清晰,存在错别字、语病或表达不清的地方。阅读时请谅解其中诸多不成熟之处。

大纲

  1. 英伟达拒绝使用开放数据传输协议,本质是对数据的私有化和垄断。

  2. 数据的本质是信息的电子化存储空间,数据的私人占有即是信息私有制。

  3. 信息是对无知的度量,获取信息的过程即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信息私有化排除了他人获取信息的权利,影响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垄断数据即垄断信息,剥夺了他人取得正确认识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影响人的认知、判断和决策行为。

  4. 信息的不确定性涉及自由意志的辩论。不确定性可能意味着自由意志,而它的对立面是:掌握完全的信息,是对自由意志的否定。

  5. 信息私有制影响人类社会权力的分配。掌握信息越多的人,越可能取得更强大的公共权力。

  6.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催生了信息资本,产生了信息资本联合体。它们掌握的个人信息(公开信息和隐私信息)越多,就越能影响民众行为和社会活动。

    1.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改变信息流向和内容,塑造群众思想?

    2.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影响社会舆论?

    3. 信息资本正在让人们变得愚蠢。

  7. 我们应该怎么做?快速准确地获取真实、完整、客观的信息。

参考资料

https://quantum.ustc.edu.cn/web/node/530

http://philosophychina.cssn.cn/fzxk/kxjszx/201507/t20150713_2729568.shtml

https://xueqiu.com/3619239198/166157703

谋求垄断的英伟达

NVLink是英伟达(NVIDIA)研发的芯片间高速连接技术,通过电路板上的导线连接GPU和CPU,快速收发共享内存池中的数据。NVLink是专有、专用技术,而非某种公有、通用技术。据官方介绍,NVLink的连接速度是PCIe 5.0带宽的7倍多,高达900 GB/s,且能效是后者的5倍。

有些人呼吁英伟达使用开放的互联网传输协议。但显然,抛开PCIe而自研NVLink的英伟达不可能采纳这一建议。

通用的技术和标准为了满足泛用性,以标准化实现了统一,代价是无法兼顾效率和特殊需要。专有、专用技术及标准却不一定是以上描述的逆否命题。互联网传输协议、PCIe是旧事物了,后者也曾是NVLink般取代旧技术的新技术。PCIe如积重难返的Windows,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恐被NVLink所取代。

为什么大企业青睐专有/专用技术,或者说私有技术呢?更优的质量指标固然重要,根本上说,大企业——资本——“追求利润”的动机推动了技术垄断等垄断方式、形式的发展。

NVLink技术的专有性强化了英伟达在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市场地位。由于NVLink的高效数据传输能力,依赖英伟达硬件的系统在处理大数据和复杂计算任务时具有显著优势。这使得其他不使用NVLink技术的竞争对手在性能上可能处于下风,间接推动了数据的集中和私有化。大型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更倾向于采用英伟达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竞争优势。这种趋势限制了市场上的竞争,导致数据资源和计算能力的不平等分配,进一步巩固了信息私有制。垄断意味着获得超额利润。借助技术垄断带来的资本循环累积,如果没有政府干预,英伟达将快速垄断算力芯片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其实,英伟达做了什么不要紧,关键是看到趋势:信息私有化的新一轮浪潮。

抢数据,争信息

数据传输技术、标准的争执,牵涉数据传输问题。传输数据实质上是要“传递信息”。

数据作为信息的载体,是信息以电子形式存储的空间。在通信过程中,信息是发送者想要传达给接收者的有意义的内容或消息。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需采用合适的编码格式。原始信息往往需要经过转换才能适配于特定的传输媒介和接收设备,同时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高效利用带宽资源(传输速率)以及抵抗信道中的干扰和噪声(传输成功率)。

编码格式以数据表示信息。编码格式首先定义了信息如何被表示成数字信号或物理信号(如电磁波)。不同的编码方式可以用来表示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等不同类型的信息。例如,ASCII码用于表示英文字符,而JPEG、PNG等则是图片的编码格式。

编码格式是信息传递效率与压缩的平衡技术。编码格式还涉及到信息的压缩问题。高效的编码格式能够减少信息传输所需的比特数,从而提高传输效率和节省存储空间。例如,ZIP压缩算法就是通过统计信息出现的频率来实现高效编码的。

编码格式可以实现错误校验与纠错。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由于信息传递的通道(信道)的不完美,可能会产生错误。一些编码格式如汉明码、里德-所罗门码等,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检测并纠正错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使用编码格式还需考虑兼容性与标准化。编码格式的标准化对于信息的广泛传播至关重要。统一的标准确保了不同系统之间能够相互识别和处理信息。例如,UTF-8成为了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字符编码标准,因为它能兼容多种语言文字,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普适性。

编码格式需要适应使用场景。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的编码格式。例如,在低带宽或高延迟的网络环境中,使用更高效的视频编码格式(如H.265相比H.264)可以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而在对画质要求极高的场合,则可能选择无损压缩的编码格式。

综上所述,信息与编码格式之间的关系紧密且复杂。编码格式不仅决定了信息如何被数字化和表示,还影响着信息传输的效率、可靠性和兼容性。选择合适的编码格式是实现有效信息交流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编码格式不断涌现,以适应更高要求的通信环境和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如果从哲学角度出发,信息是如何在主体之间传递的呢?从信息论的哲学角度来看,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物理信号的转移,它还涉及到了解、意义的构建以及认知主体之间的交互。这一过程蕴含了深刻的认知科学、语言哲学以及认识论的原理。以下是几个关键方面:

  1. 编码与解码模型:信息传递的最基本模型源自于香农的信息论框架,即信息由发送者编码后通过媒介传递给接收者,接收者再进行解码。在这个过程中,信息被视为脱离了其语境和意义的纯数据流。然而,哲学探讨往往超越这一简单模型,关注信息如何在具有意图、背景知识和预期的主体间转化为意义。

  2. 意义与理解: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强调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在赋予信息意义中的作用。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符号的交换,更是意义的共享。这意味着发送者和接收者需要共享一套文化、语言或情境的共同背景,才能确保信息被正确理解和解释。

  3. 意向性和意识:丹尼特等哲学家讨论了意向性在信息传递中的角色,即信息传递涉及到发送者有意向地传达某种意图或内容,而接收者则需要具备解读这种意图的能力。这一过程涉及到了主体的意识状态和心智理论,即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4. 语境依赖性:根据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有效的信息传递依赖于共识的语境,包括共享的语言规则、社会规范和情境理解。信息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语境变化而变化,这要求主体在传递和接收信息时考虑其具体情境。

  5. 解释循环:布鲁尔的“解释循环”概念指出,信息的理解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接收者基于自己的先验知识和预期对信息进行解释,这个解释又反过来影响对后续信息的接收和理解。因此,信息的传递是一个动态的、相互建构的过程。

  6. 信息的实在性:从哲学本体论角度,信息是否以及如何成为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实体也值得探讨。一些观点认为,信息虽然依赖于物质载体和认知主体,但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如同生态系统的信息流或宇宙中的物理信息。

总之,信息在主体间的传递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信号传递,它还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和社会交互过程,涉及到意义的构建、理解、共识的形成以及主体间意向性的协调。这一过程揭示了信息论哲学的深度,即信息不仅是客观存在的数据,更是主体间交流和理解的桥梁。

既然传输数据是要传递信息,那么,“信息”本身又是什么?在信息论里,信息可以被理解为对不确定性的减少或者消除。克劳德·香农将信息定义为减少不确定性或无知的度量。获取信息的过程即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不确定性意味着在有限信息下做出决策。以下是这一概念的若干关键认识:

  1. 信息与不确定性关系:信息是用于减少或消除我们对某个事件、现象或领域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当我们缺乏信息时,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存在许多疑问和假设,这构成了认知的不确定性。

  2. 决策中的作用:在做决策时,获取准确且相关的信息对于降低选择错误路径的风险至关重要。更多信息意味着更清晰的选项,从而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3. 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很多情境下,如医疗、市场交易等,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进而造成不公平或低效的结果。通过增加透明度和信息共享,可以消除这种不对称,使得双方都能基于相同的信息基础做出决策。

  4. 教育与传播媒介的作用:报纸、网络、书籍等媒介是传递信息、教育公众、减少认识上不确定性的主要途径。它们提供数据、事实、分析,帮助人们形成更为准确的世界观。

  5. 信息论模型:在信息论中,有具体的数学模型(如熵的概念)来量化信息内容对于不确定性的减少程度。例如,哈夫曼编码等算法就是通过优化信息表示来减少冗余,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可知,获取信息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逐步揭示未知、验证假设、明确事实并因此减少我们在认知上不确定性或疑惑的过程。

关于信息与不确定性,还有一个有趣联想:保险业通过风险获利。风险即不利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也可以用数学的“概率”来衡量。概率是数学上对于不确定性的定义。不确定性源于信息不完全,而受制于人类的认识能力,基本不可能掌握完全的信息。那么会长期存在保险业及其它依赖信息不完全的行业。保险业也是会消亡的:当不存在资本主义的时候,即由社会全体负担风险的代价,就不需要保险了。

信息传递过程中,编码的信息熵大小和可理解性呈反向变动的非线性关系。压缩率越高,就越难理解,解码所需的“前置信息”也越多。学术科研是个显著例子——由概念、术语、逻辑、数据等信息构成一系列复杂的推理活动,且研究对象越抽象,所需的信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种类越多样。编码中除了有用信息外,还存在构成信息完整性、自明性的冗余信息。冗余成分是用于帮助理解压缩后的信息。信息传递的必然有损性和生命的时间有限性,要求不断创造新的编码格式,以适应变化着的时空环境。编码的此类特性引致的行为结果,在新闻传播领域最为明显。

质能守恒定律启示我们:提高编码的压缩率需要消耗更多资源和能量;同样地,解码高压缩率的编码,也会耗费更多质能,结果是我们以更少编码传递了更多信息。同信息传递速率提高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增长相比,代价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面对不同的传播媒介和潜在受众,可以考虑采用差异化的编码方式,兼顾压缩率和可读性。严肃内容应言简意赅,突出思考逻辑。面向大众的内容,则尽量通俗易懂,突出主要观点。

掌握信息,掌握自由

一些人主张,如果某人的所有信息都被掌握,其可能的决策和行为被准确预测,那么其自由意志便是伪命题。信息与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矛盾?自由意志是否取决于行为的可预测性?

这个问题触及了哲学中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经典辩论。自由意志通常被理解为个体做出选择的能力,这种选择不受外在强制力的完全限定,且个体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动。这一问题存在多种思考和解释路径。

强决定论认为,如果一切事件,包括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由先前的因素按照自然法则决定的,那么即使预测技术不能精确到每一次选择的确切结果,自由意志也可能被认为是一种错觉。因为所有决策都遵循因果链,理论上如果拥有足够的信息,它们应该是可预测的。

兼容主义者则认为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并不矛盾。在这种观点下,即使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预测的,只要个体在做决策时感觉是自主的,能够基于自己的理由和偏好进行选择,就可以说他们拥有自由意志。换言之,自由意志关注的是决策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决定的感觉,而非外部观察者能否预测结果。

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自由意志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涉及到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等多个维度。在这种框架下,即便个体的选择可以从某些层面上被预测,比如基于行为模式或心理倾向,这并不排除在另一个层面上(如个体的即时决策过程)存在不可预测性,从而保留了自由意志的空间。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决策是否被预测,并不是判断其是否拥有自由意志的唯一或决定性标准。自由意志更多地关联于个体的内在体验、自我决定的能力以及选择的非强制性。即使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只要个体在做决定时感到自己是在主动选择而非被迫执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仍然可以认为他行使了自由意志。

谈及“自由”或“自由意志”——依照统计学计算预测的观点——意味著“不确定性”,别人无法预知你的所有可能行动。而光谱的两侧,一侧是“完全的不确定性”,另一侧则是“完全的确定性”,即别人完全知晓你的所有可能的想法及行动,并进行引导和回应,引致你的举措都落在TA的算计内,最终实现TA的目的。

自由意志有边界吗?如果有,他是否以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为界限?如果我们超过了自由意志的边界,会有什么后果?是社会规范的约束所带来的惩罚吗?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自由意志就是由人类社会的互动所带来的。

不能独立掌握信息,无疑是任人摆布的傀儡、受他人玩弄的木偶。

信任基于信息

信任基于对于信息的掌握,掌握的信息越多,不确定性越小,我们也就更能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决定。信用是信任的物质化表现,现代金融把这种关系货币化了。信用是对经济主体的未来偿债能力的信任。

数据依赖“编码格式”实现流动。编码格式涉及“编码”、“传输”和“解码”,进而在主体间传输数据,传递信息。为让更多主体实现“互相理解”,“协调”主体间的行为,编码格式必须统一(标准化)。这同样是人类语言的基本逻辑;但不限于“语言”,还有“符号”、“概念”等等。哲学家对此早有讨论。

此处借用“解压缩”的概念继续阐述信息和编码格式的关系。信息传递首先要编码,将原始信息进行压缩,否则无法传递信息;一旦压缩,则必然损失部分原始信息。压缩的目标是提高编码的单位信息量,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如果不进行压缩,将耗费无限的时间用于描述原始信息;论及编码的种类及单位信息量,我们发现:文字的压缩率最高,也最难理解;图像压缩率次之;平面视频压缩率较低,更易理解;带有空间信息的视频视频压缩率更低,可理解性更强。除非复现宇宙本身,否则信息传递必然有损。因此,信息的传递是有偏好的,主体将有选择地传递原始信息的某些部分。

信息即权力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1984》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资本主义国家发动战争,要么争夺更大利益,要么转嫁国内社会矛盾。要他们获得战争的胜利,至少能获得暂时的国内和平。它们实现了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和平”。

自由是资产阶级的面具。资本主义的自由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自由。对于无产阶级没有自由可言。即使看似有很多的自由,也只是他们所允许的自由。从微观上来说,自由意味着太多的选择,实际上把自己束缚在了“自由”的幻想里,做不出选择,反而奴役了自己。

无知意味着偏见和思想可以引导和煽动。资产阶级利用民众的无知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利用舆论来引导民众的思想,进而使他们做出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行动。如果人们都摆脱了无知,那么,他们就会认真思考每一件事,进而义正言辞地拒绝资产阶级的利诱。

信息本身不具备任何色彩,它们只是勤勤恳恳地反映某样存在的属性、特征等内容。但是,信息的不完全流动——私人占有信息,即信息的私有制——会构成人类社会的权力基础。人们如何通过掌握和垄断信息,进而掌握社会权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领域)?

掌握和垄断信息是获取社会权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信息控制与宣传:在政治领域,对信息的控制意味着政府或政治团体可以塑造公众舆论、引导民众的思想和价值观。通过媒体垄断、审查制度或宣传策略,权力持有者可以过滤掉不利于自身的信息,放大有利于其政策和形象的内容,从而巩固统治地位和合法性。 2. 经济竞争优势:在经济领域,信息的不对称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通过掌握市场数据、消费者行为、竞争对手情报等关键信息,可以做出更精准的商业决策,开发新产品,优化供应链,甚至操纵市场价格。垄断信息资源可以构建行业壁垒,限制新进入者,维护既有的市场地位和利润水平。 3. 文化影响力:在文化领域,谁掌握了传播渠道和内容生产,谁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文化的走向和价值观的传播。通过电影、音乐、艺术、教育材料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推广,信息的掌控者可以推广特定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公众的审美偏好、道德标准和身份认同,从而扩大其文化影响力和社会领导力。 4. 决策制定:无论是在政府还是企业内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掌握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可以使决策者预见趋势、规避风险、抓住机遇,而信息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信息流动来影响决策过程,确保决策结果对其有利。 5. 社会监控与控制: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对个人行为和社交网络的监控能力。掌握这些技术的实体能够收集、分析个人信息,实施精准的社会管理或商业营销,同时也可能侵犯隐私权,增强对个人的控制和影响。 通过掌握和垄断信息,个体或团体可以塑造公共话语、控制经济资源、引导文化趋势、优化决策过程,并实施监控与控制,从而在多维度上强化其社会权力。这种权力的行使要求对信息时代的规则有深刻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工具和策略。

所谓的湖畔大学/泰山会/长江学院,这些组织、机构便是远离大众的、精英化的信息沟通平台。它们垄断了部分信息。中国不是新闻自由、信息自由的国家。目前,任何国家都做不到完全的自由。国家的阶级统治属性决定了人群之中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有的人凭借政治权力获取内幕信息,有的人依靠贿赂和关系网络取得信息。总的来说,当信息见诸报端,已经是经手多次的信息了。部分信息甚至根本不会被公开,而是内部保密的。

信息的复利

黄峥的“确定性”。

信息资本的强权

信息资本集团掌握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能力

信息与“人类智能”

我们怎么办?

我能首先需要确定哪一些信息对我们最重要哪一些是次要。

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分为聚合型和直接型。聚合型就是通过别的载体,别的渠道统一收集并有选择性地汇报。直接行,只是直接从信息源头获取。


更新记录

  1. 2024-4-19

  2. 2024-4-20

  3. 2024-5-6

  4. 2024-5-20

  5. 2024-7-12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