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易涅
Published on 2024-09-23 / 26 Visits
0
0

大逆转:中国的私有化浪潮

看完《大逆转》了。

看这本书的初衷,是想了解那段尘封的岁月、不为人知的历史,从一位受社会主义感召的外国人的视角了解“伟大的改革开放”。不出所料地,这段私有化历程,被认为是背叛了“前三十年”。

本书中,韩丁长篇幅地讨论了改革开放前后,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的发展差异,以及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的变化情况。韩丁作为农业工作者,当然是首先从他的专业出发,阐述前后的差异,并从他所掌握的材料论证了私有化对中国农业的历史性破坏。反观现在,政府却不再鼓吹一户一田的小农经济,反而重新推动农村合作社和专业户承包,印证了韩丁的论断。农业实行合作化,其必要性就像工厂将生产线上的工人结合成“总体工人”一样,能够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资源浪费。而私有化所带来的小农经济,只会让中国的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倒退回新中国建立前的水平。

改革开放的支持者鼓吹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性,认为市场能解决一切问题。然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了配置资源,会耗费大量资源去寻找合适的投资领域、行业和标的物,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本身建立在“信息搜寻”和“供需匹配”的浪费资源的基础上。相较之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由于不存在重复、过度投资,资源配置效率则显得遥遥领先了。

从农民的货币收入提高来论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乃至改革开放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样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因为,既然要讨论“农民从改革开放中获益”,那如何定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获得感: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高水平的就业收入、广泛且可负担的社会福利。

  • 幸福感:体面且受尊重的劳动岗位和不被压迫、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 安全感:不用担心随时失业、没有退路的充足的社会保障。

这些是无法量化衡量的,遑论换算成货币单位进行比较!因此,吹嘘“农民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后立刻且显著地提高”的说法怎能站得住脚?更何况,当时的私有化浪潮导致农业生产的资本品(农机、农具等)、消耗品(良种、化肥等)和先进技术的获取成本大幅上涨,即便粮价也相应提高了,大量农民的收入水平依然下降。他们出于获取更高收入的经济因素而涌向城市,成为农民工,又在城市中面临失业问题。而农民工问题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困扰政府当局的疑难杂症。我们怎能认为农民为了那点微薄的工资而背井离乡、抛弃家人,在陌生而充满恶意的城市里头卖苦力,对他们而言即是真正的幸福?!还有那些为了将全民所有制下的公共财产私有化为少数人把持的“国有资产”而使大量全民所有制企业解散和解雇员工,留下“国企员工下岗”的时代标记,果真是社会主义吗?失业和贫困都并非是社会主义。

此外,少数人通过他们掌握的国家机器,有组织地,系统性地污名化毛泽东时代,显得欲盖弥彰,而且是系统性地剥夺民众的知情权,是对他们口中“人民”的赤裸裸的背叛。

最后,在中国,哪有射杀学生和民众的政权,能自称代表人民的政权呢?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