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体》中的面壁计划
(一)面壁计划的提出背景
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出了大胆且饶有趣味的科幻设定:“面壁计划”。
小说中,三体文明封锁了人类的基础科学,并派遣“智子”监控人类社会的一举一动。戏剧性的是,三体人却用透明的思维进行交流,彼此之间毫无秘密可言,使得他们在计谋、伪装和欺骗方面远远落后于人类。
伊文斯(沉默良久):“原来是这样……我的主,当你们面对面交流时,所交流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可能欺骗,不可能撒谎,那你们就不可能进行复杂的战略思维。”
三体文明虽可获知人类社会的所有信息,但唯独无法洞悉人的内心世界。只要不与外界交流,每个人对三体人都是永恒的秘密。这即是面壁计划的基础。
据此,联合政府启动面壁计划,选定一批战略计划的制订者和领导者,反抗三体人的侵略。这些“天选之子”被称为“面壁者”。
(二)面壁计划的基本内容
面壁计划的核心在于,面壁者完全依靠自身思维制定战略,不与外界交流,其真实意图和执行步骤深藏脑中。在计划过程中,面壁者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精心策划的伪装与误导,旨在迷惑敌我双方,构建一个巨大的假象迷宫,使三体人失去正确判断,从而为人类争取未来的希望。
面壁者被赋予高度权力,可调动部分战争资源执行战略,而无需解释其言行,即便显得荒诞不经。其行为由联合国行星防御理事会监督,并且该机构是唯一有权根据面壁法案最终否决面壁者指令的机构。
在我看来,面壁计划提出了一个极端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委托代理问题。
二、委托代理问题
(一)委托代理问题的概念
1932年,法学家伯利(Berle)和经济学家米恩斯(Means)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写下这段著名的话,埋下了“委托代理问题”的种子:
随着公司财富的所有权变得更加广为分散,对这些财富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已经变得越来越少集中于同一个人之手。在公司制度下,对行业财富的控制可以而且正在被以最少的所有权利益来完成。……财富所有权没有相应的控制权,而财富的控制权没有相应的所有权,这似乎是公司演进的逻辑结果。
罗斯(Ross.S,1973)提出了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了。”
后人将委托代理问题表述得更为明确:“当参与者的信息并非完全时,将出现委托代理问题。通常假定委托人较代理人占有更多其他方面的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委托人不得不把工作交由代理人去做。但代理人不会无偿替委托人做事,委托人必须支付报酬,明智的委托人也会对自己提供的报酬提出相应要求。此时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为激励代理人朝着自己的预期努力而需要付出的额外代价,这就是委托代理问题希望解决的问题。”
简而言之,委托代理问题主要研究的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为激励代理人按照自己的预期行事而产生的额外代价。
而不对称信息主要源于:
一、委托人无法观察到得到代理人的行为,即隐匿行动(Hidden Action);
二、委托人无法获知的代理人所拥有的私人信息,即隐匿信息(Hidden Information);
三、事后不可验证的信息,即除了委托代理双方外,不存在能观察到该信息的第三者。
(二)委托代理问题的典例
现实中常见的委托代理关系及问题,是“公司管理”——公司股东(委托人)和经理(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一致。
在现代公司中,股东作为公司所有者,期望公司盈利并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股东可能无法直接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他们需要聘用经理来代理管理公司事务。这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作为委托人,委托经理代行管理权。然而,由于经理的收入与公司绩效并不完全直接挂钩,经理可能会更关注自身利益,比如追求高薪、享受福利或减少工作量,而不是股东的收益最大化。此时,就会出现委托代理问题。
例如,经理可能会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稳妥但收益较低的项目,以避免因高风险决策带来的个人声誉损失,而股东更倾向于高收益项目,哪怕冒一定风险。这种利益不一致会导致公司资源的非最优配置,进而影响公司整体业绩。为了缓解这种代理问题,公司通常会采取激励措施,比如设置绩效奖金或股票期权,以将经理的利益与公司长远利益绑定,使得代理人行为更加符合委托人的利益。
除公司管理外,委托代理问题还存在于诸多领域,如中国周王朝的分封而治、美国总统选举及选举人团制度。甚至朋友间托人办事也是一种委托代理问题。
本文并非只是讨论委托代理关系的成本,还强调这种信息不对称下的关系本身。
三、面壁计划中的委托代理
(一)理论范式匹配
面壁计划就是一项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代理事件。
面壁计划隐含的代理关系如下:人民群众——国家政府——联合政府——面壁者。在计划中,委托人是代表人类社会的联合政府,代理人则是面壁者。联合政府根据联合国面壁法案,委托面壁者制定策略以对抗三体文明,并提供丰厚的报酬——即当前和未来享有的权力、财富自由,以及成功后的功成名就。与此同时,代理人需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内心封闭带来的孤独感,甚至为任务牺牲生命;他们的行动也受联合政府的监督和约束。因此,面壁计划对面壁者既具有激励性,为其提供广泛行动自由和丰厚回报,同时也包含约束机制,以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人类整体利益。
委托人:联合政府
代理人:面壁者
契约:面壁计划(基于联合国面壁法案)
委托任务: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对抗三体文明,保障人类文明的生存与利益
代理报酬:广泛的权力、地位、财富自由及日后的名声
代理代价:深刻的内心孤独和可能的个人牺牲
(二)面壁计划的极端特殊性
根据委托代理问题的一般范式而言,委托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激励和约束机制,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管理方式,以尽可能缩小委托代理双方的利益差距、降低代理成本,最终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
然而,面壁计划并非寻常的委托代理问题,而是一个严重信息不对称、委托方几乎无法监督和约束代理人、代理人自主权极大的极端案例。
面壁者需要对自己的行为的真实意图绝对保密,联合政府无法获知其隐匿行动和隐匿信息。除了隐匿行动/信息外,其释放出来的信息和行为还具有迷惑性。这导致委托人难以缩减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仅一瞬间,罗辑就悟出了面壁者这个身份的实质。正如萨伊曾说过的,这种使命在被交付前,是不可能向要承担它的人征求意见的;而面壁者的使命和身份一旦被赋予,也不可能拒绝或放弃。这种不可能并非来自于谁的强制,而是一个由面壁计划的本质所决定的冷酷逻辑,因为当一个人成为面壁者后,一层无形的不可穿透的屏障就立刻在他与普通人之间建立起来,他的一切行为就具有了面壁计划的意义,正像那对面壁者的微笑所表达的含义:我们怎么知道您是不是已经在工作了?
面壁者身为代理人,其相较委托人却有着垄断性的信息不对称。这放大了面壁者和人类社会之间的不信任。但关键在于,联合政府作为委托人,授予代理人面壁者以极大自主权的同时,却无法有效监管其行动是否符合委托预期(人类的整体利益)——委托人授权让代理人做事情,却不知道他做了什么,还谈何监督与问责呢?这一点在面壁者希恩斯的思想钢印的情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委员会对面壁者可能的质疑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使用的资源数量超过了设定的范围,或对人类生命造成伤害。除此之外,任何质疑都是违反面壁计划基本精神的。”
比如主角之一的罗辑,早期利用面壁计划的特权逍遥享乐,迁居世外豪宅、购买沉船老酒、寻找梦中情人,却口口声声说:“这是计划的一部分。”此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出现偏差,两者目标相冲突。
“啊,那湖水就蓝得发黑,这更好。湖的周围,要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原,注意,森林和草原都要有,不能只有一样。这就是这个地方了:雪山、湖、森林和草原,这一切都要处于纯净的原生态,当您看到这个地方时,会幻想地球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人类。在这儿,湖边的草地上,建造一个庄园,不需要很大,但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应该齐全,房子的样式可以是古典的也可以是现代的,但要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还要有必要的配套设施,比如喷泉、游泳池什么的,总之,要保证这里的主人过上舒适的贵族生活。”
……
“那真是太好了,请您相信,保证我在那里舒适的贵族生活,是面壁计划的一部分。”
纵使联合政府怀疑罗辑的真实想法,基于面壁计划的目标和约定,也只得言听计从,报请安排相应的待遇。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之低效化甚至无效化,在此体现出来。
“那你就违反了面壁计划原则:不管面壁者的指令多么不可理喻,都要报请执行,最后否决是PDC的事儿。”
“那也不能用人类社会的资源为这种人过帝王生活服务!史先生,我们共事不长,但我很佩服你,你是个很老练又很有洞察力的人,那你实话告诉我:你真的认为罗辑在执行面壁计划?”
综述,面壁计划本身建立在极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之上——虽为面壁者提供了巨大的自主权和激励,却也无法建立可行的监督约束机制以敦促他们朝着抵抗三体人入侵的目标前进。
假设某位面壁者一切行为是为了贪图享乐,并不考虑人类的生死存亡,他很有可能会用在做正经事的表象来掩盖这一目的。如果联合政府质询这位面壁者的行为动机,他固然可以辩称“这是计划的一部分”;若联合政府不质疑,那也无从约束,面壁者则继续为自己谋取私利。
在长时间的相对无语后,伽尔宁长叹一声说:“怎么会是这样?面壁者的封闭性战略思考特权,本意是对付智子和三体世界的,现在,你(雷迪亚兹)和泰勒都用它来对付人类自己。”
何况,面壁者一旦暴露自己的真正意图,面壁计划就失败了。这就决定了,在面壁计划的委托代理情境下,任何试图削减信息不对称的尝试均是徒劳,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必然存在不可弥合的巨大信息鸿沟,并且代理人拥有基本不受约束的自主权。
看啊,他是面壁者,他在工作,世界上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看啊,他做得多么好,他装得多么像啊,敌人怎么可能探知他的真实战略呢?而那个只有他知道的、将拯救世界的战略是多么多么的伟大……
到头来,泰勒、雷迪亚兹、希恩斯三位面壁者调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们的战略目的皆被破壁人揭秘,宣告失败。而耗资最少的罗辑,竟取得了部分成功。不受约束的面壁者们耗费了人类社会大量资源,而面壁计划最终仍以失败告终——这委托代理成本确实高昂!
所幸这不过只是科学幻想,而非现实事件。
四、面壁计划的悲剧性结局
面壁者,人类社会眼中的救世主、人类未来的掌舵人。他们是面壁计划提出时“仅剩的希望”。被选中为面壁者的人,并无选择的权力,因为面壁计划的核心在于天降大任,而事先不通知对方。
可惜的是,每位面壁者虽然在做好事,却被所有人误解——无法对外沟通信息。谁知道这是不是“计划的一部分”呢?
ETO组织派出了“破壁人“来瓦解面壁计划。破壁人的存在增加了面壁计划的透明度,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面壁计划存在的根基。一些面壁者在破壁人不断的猜测和对抗中丧失了原有的战略定力,使得他们放弃了面壁计划。
最终,所有面壁者都无善终。泰勒用枪自杀;雷迪亚兹被祖国人民用石块砸死;希恩斯下落不明;而罗辑即使付出余生,孤独终老,也并不被人类感谢。
小说中,面壁者和破壁人的关系,在理性上显得不合情理。面壁者在被揭穿之后继续制订和执行新的战略计划,何尝没有胜利的可能性呢?当然,更大的可能性在于,面壁者再也无法忍受作为“面壁者”身份所带来的与全世界为敌的间隔与疏离——只要一日是面壁者,就仍有一日孤独需要承受。
毕竟,世上没有无代价的权力和自由。
五、面壁计划的委托代理问题理论启示
(一)极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激励与信任机制
面壁计划的巧妙设定对委托代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在无法监督的极端条件下,委托人如何进行合理的激励设计和信任培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是靠双方掌握的信息,二是对这个人的了解。如果双方掌握的信息相差不大,代理人没有刻意隐瞒重要信息,那么这种信任很大程度上可以建立并保持的。其次,如果对代理人的性格、品德、能力知心知底,认为可以信赖,那么委托代理关系或也牢固。
现实中通常不会遇到此类极端情形。一般而言,我们需要强制性要求代理人定期和不定期地汇报自己的行为和掌握的最新信息,以此减少信息差。当然,只听取报告仍远远不够——代理人可能弄虚作假。委托人需自主进行实地考察,或委托第三方部分地代行监督职责;从多渠道信息源获取信息,研判代理人的行为的有效性。还要建立披露信息、行为与代理任务进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识别评判机制,检验代理人的行动是否有效,以确保代理人确在忠实完成代理任务。
关于第二点,让我联想到香港经典警匪片《无间道》内复杂的卧底关系。警校优秀学员陈永仁被上级派到三合会做卧底。由于韩琛案件始终未结束,陈永仁只能一直待在黑帮,仅有上司黄警督与他单线联系和维系脆弱的卧底关系。在此期间,陈永仁完全可以利用卧底身份出卖警方线报,投靠黑帮。然而,陈永仁不仅没有这样做,在黄督导死后,依然忠实履行了卧底职责。另一方面,被韩琛从三合会派去卧底警队的刘健明则借力打力,铲除了控制自己的黑帮老大,成功洗白。两个代理人,只有陈永仁做到了当初被委托的任务目标。
是否可以通过事前的人格筛选、理想信念考查等精神及心理学方式,来弥补制度性监督的不足?看来也是难题。
(二)不确定性与模糊授权的必要性
面壁计划中的模糊授权体现了在高度不确定性下,代理人自主性的必要性。如何在目标难以明确时有效委托代理?
客观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果牢牢约束代理人,万事需要汇报和审批,亦会错失良机。因此,也许不应过度关注事中程序的监督和约束。
我们可以在流程中给予代理人充分的自由,主要检验代理成果的有效性。强调从事后结果来评判代理任务的完成程度是否符合预期。这种充分的自主权或能够激励代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多快好省地完成代理任务。
(三)心理博弈与代理人自主权的两难困境
面壁者在面壁计划中的心理博弈,反映了现实中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控制与自主权”的平衡问题。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委托人可能需要给予代理人超乎寻常的自主权,但同时会带来道德风险与信任危机。如果放任代理人,授予无限制的自主权,无疑可能酿成大祸。
一个方向是提供丰厚的事后报酬。当这种报酬的收益大于代理人违背委托人预期目标捞取的私利时,这种激励是很大概率有效的。比如事后的现金、股权、社会地位激励。
另一个方向是设定代理人难以承受的违约惩罚。当代理人谋取的私利远小于这种违约惩罚时,这种约束机制是很有可能生效的。比如设置一定数额的赔偿金。
六、参考资料
郑永彪,张磊,张生太,等.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5):7.DOI:10.3969/j.issn.1007-8266.2013.05.011.
沈艺峰.伯利—米因斯命题:七十年重温(上)[J].中国经济问题,2005,(06):38-47.DOI:10.19365/j.issn1000-4181.2005.06.006.
后续更新计划:
对面壁计划的伦理学反思
对委托代理问题的信息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