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易涅
Published on 2024-11-22 / 66 Visits
1
2

博客与友链:社交网络?信息网络?

什么是友情链接?

在博客圈中,“友情链接”是一种常见的网站合作方式,指的是不同网站之间通过互相提供链接的方式进行推广和资源互换。这种做法可以增加网站的曝光度,提高搜索引擎排名,同时也能为访客提供更多相关或感兴趣的内容来源。友情链接通常会展示在博客的侧边栏或者底部等位置,形式上可以是文字链接,也可以是带有链接的图片(如logo)。友情链接的选择通常基于双方网站内容的相关性、访问量等因素,目的是实现互利共赢。

为方便讨论,以下将友情链接简称“友链”。

在我的一般理解内,友链是一个指向其它博客网站的超链接。它可以是纯文字,也可以是一个图像。但它的作用不局限于网页跳转——它还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

我们为什么需要友链?

人是社会性动物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有些人在交往过程中,会从陌生人变为熟悉的陌生人,再成为朋友。我一直相信,互相尊敬与欣赏是交友的前提条件。一个人的社交圈极大影响其人生轨迹。

写博客的博主也是人,既然是人,便需要社交。博主是身份,拥有相同身份的人会社交互动起来。身份是共同话题的出发点。你写博客,我也写博客,我们就是同道中人。如果凑巧大家兴趣爱好和信息关注面有重合,那我们有缘,可以聊很多共同话题。

交换友链是种人情世故

友链和传统的留言板不一样。留言板是证明自己来过。而中文博客圈的友情链接,有时候是一种社交关系的证明和凭证(https://hin.cool/posts/aboutfriendlink.html)。

交换友链的情况还需分类讨论:

  1. 无条件的交换:对方贴上自己的博客链接,则自己也会贴上对方博客链接。这种情况类似例行公事,毫无深入讨论的意义。

  2. 低门槛的交换:对方博客符合一定的可比照的客观指标,如创建时长达半年以上、内容方向非IT技术类,便可以相互交换友链。这是初级的筛选和认可。

  3. 高门槛的交换:对方博客不仅要符合一定客观指标,还需自己主观上喜欢其博客内容,才允许交换友链。这是高级的筛选和认可,一种“喜欢”甚至“欣赏”。

我们为何不需要友链?

两难困境:当友链带来困扰,或当你不喜欢Ta

有的时候,这个社交网络还会带来困扰(https://chuanliu.org/)。如果有人在你的博客恭敬地请求放上他的链接,你是拒绝还是接受?为何拒绝?又为何接受?如拒绝,是冷处理?应该如何体面地婉拒?

当友链(相当于你的微信/QQ好友)过多时,同时:某些博友并不长期更新,或你不再喜欢他的内容了,或判定对方人品有问题,你会撤下友链吗?如何与对方交代?

当友链成为信息摄取的负担

人的时间、精力、注意力有限。大家交换友链,当然希望对方经常拜访自己的博客。一旦友链太多,浏览不过来,即成为信息摄取的负担。此时,如何剔除“多余”的友链呢?以己为例,我除了博客外还有太多信息源,根本无法全部看完,必须精挑细选,因此经常会有信息过载的困扰——内容上,看哪些、不看哪些;信息源上,留哪些、剔除哪些。

博客平台的局限性

AI的侵扰

博客和社交平台的互动前提是一致的:大家认为对方是一个人。大家想要结交的是真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AGI突破甚至颠覆了这一默认前提,混淆了人与“非人”的标准,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边界。比如小红书上面有很多机器人账号,看起来是真人用户,但实际上是AGI内容。

ChatGPT带火了AI写作。如今已有博主使用AI生成技术代替了人的写作,成批输出AI内容。如何分辨博客内容是真人所写,抑或AI所产,成了新问题。当然,我本人是将AI作为写作的辅助,偶尔会让AI总结一些知识点。归根结底,AI所提供的信息熵比很多人高,但比很多人低。

有些博主会用AI内容来蒙混过关,被博客平台收录。这是十分不齿的行径。有些CSDN“博主”即是如此。博客园的质量显著优于CSDN。

搜寻成本

博客平台固然便利了“寻找博客”这一环节,降低了广撒网的成本,但优质博客依然稀罕,搜寻起来如大海捞针。博客平台不过是节约了“统计有哪些博客”的时间精力,但依然需要从大量的博客里进一步筛选。

放下友链后:博客网络

何为“博客网络”

莫比乌斯(中文博客圈的“鸩酒”与止不了的“渴”)和CC(互联网的慢性死亡)的文章启发了我:基于互联网的个人博客圈,其实是一种超时空的信息网络(Information Network)。它们记载过去发生的事情,也记录当下的存在,更尝试预言未来。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基于互联网的个人博客确实可以被视为一种超时空的信息网络。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量化、存储和通信的科学,它不仅关注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还探讨了信息如何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被处理和利用。 1. 信息的传播与共享 :个人博客作为一种在线平台,允许作者发布文章、分享知识、表达观点或创意。这些内容一旦发布到互联网上,就可以被全球的读者访问,实现了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即时共享。这符合信息论中的“信息传输”概念,即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2. 信息的持久性 :博客文章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有严格的出版周期,它们可以在互联网上长期存在,供未来的读者发现和阅读。这种特性使得信息能够跨越时间维度,对未来的用户产生影响。这体现了信息论中关于信息存储的概念,即信息可以被保存下来以备将来使用。 3. 信息的交互性 :个人博客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发布平台,它还支持评论、回复等互动功能,促进了信息的双向交流。这种互动增加了信息的价值,因为它允许信息的接收者提供反馈,从而形成更丰富、更有深度的对话。这是信息论中信息交互的一个例子,即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 4. 信息的多样性与个性化 :互联网上的个人博客主题多样,涵盖了从科技、文化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此外,博客平台通常会根据用户的兴趣推荐相关内容,这体现了信息的个性化处理,即根据个体偏好定制信息流。这种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和用户的满意度。 5. 信息的冗余与纠错 :在个人博客中,同一主题的文章可能由多个不同的作者撰写,这些文章可能会提供相似或互补的信息。这种信息冗余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为信息的纠错提供了可能性。当某一条信息出现错误时,其他正确的信息可以作为参考,帮助用户识别并纠正错误。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的个人博客不仅是一个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它通过互联网连接了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个体,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存储、交互、个性化处理以及冗余与纠错,充分体现了信息论的核心原则。

综上所述,个人博客兼具社交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有的甚至具备知识传播功能。

和社交网络一样,一个人的信息网络也极大影响其人生轨迹。故博客网络似乎应专注于信息的质量。大家对此或有不同见解,但我更倾向于把博客网络定义为“信息网络”。

博客是一种“在公开中学习”(https://farland.vip/2022/04/29/learn-in-public/)。人们藉由公开的思想表达,互相学习,互相批判,最终进入更完善的认识阶段。因此,公开写作也是自我监督,督促自己走向真理。

博客网络中,每个博客——博客的背后是一位活生生的人,一位创作者——都是一个不断收集和传递信息的信息节点,而众多博客通过超链接,互相建立联系,阅览和学习对方的文章内容,构筑起庞大的信息网络。这个网络把一个人的信息感官延伸开来,并且提升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形成的异质性观点甚至智慧,远比“独狼”可观。

我在尝试践行这一点:只保留值得一读的博客。经过筛选的博主,被收录进我的博客网络,方便我自己看,也为大家提供一种可能性空间。

博客筛选与“友链”的“友链”

如何判断一个博客是否优秀?看他的文章。最好直奔“归档”页面,从时间线观察更新内容和频次。内容有意思、更新勤快的博客,当然是好博客。

我们可以从优质博客的引用链接和友链,去遍历新的优质博客。优秀博主之间会相互吸引。


更新记录

  1. 2024-11-25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