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易涅
Published on 2024-11-24 / 23 Visits
0
0

706青年空间与中国的公共性:公共领域与公共讨论、政治平等与全民民主

来源

  1.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21924
  2.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22529
  3. 微信群聊
  4. https://mp.weixin.qq.com/s/LZbo2MLBkbKJpmoUfQcVXg
  5. https://mp.weixin.qq.com/s/Q-h5Xy0kRfb5_v1IWz534A

大纲

  1. 公共事务是公共讨论的重要议题来源。
  2. 公共领域为公共讨论提供载体。
  3. 公共讨论中,群体观点逐渐形成公共舆论。
  4. 公共舆论反作用于公共讨论,强化或改变其方向或和内容。
  5. 公共讨论的形式、载体、民主性影响其有效性和结果。
  6. 参与公共讨论是建立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及能力的有效途径。
  7. 互联网最好的公共领域是论坛。但中国不允许开放政策。
  8. 政治自由和政治民主是实现政治平等的基本前提。
  9. 政治自由主要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
  10. 政治民主为平等参与政治生活提供制度基础。
  11. 信息透明是实现民主监督的基本前提。知情权保障监督权,监督权维护知情权。

这段时间接触了706青年空间 ,我很惊讶:这不是我长久以来向往的公共社群吗?当代中国最为缺乏的实体型的社会团体和公共组织。

最近,706有位“名誉创始团队成员”被撤销了当初授予他的荣誉称号。究其原因,是当事人牵涉到了对女性的性骚扰事件中。事件真假和其中对错,不予评价,但这件事给706带来不小的公众号文章流量,目前是近万的阅读量——远超他们平时的活动宣发。这太讽刺了。

近年来逐渐意识到,除去广场舞、麻将、KTV、台球、篮球、桌游等体育/娱乐活动,中国的公共社区文化竟变得如此淡薄。人们出来聚会的理由和场所,从逛街、唱K、麻将、台球来看,都绕不开购物中心、咖啡厅、奶茶店、KTV、麻将馆、桌游社等商业性场所,严重缺乏免费的、良好维护的公共性场所。让大家去公园聊天?去图书馆聊天?还是坐在大街上聊天?

青年人缺少较为隐私、免费的但又兼具一定公共性质的社交场所,以至于精神世界“悬浮”在空中,无所寄托,唯有牵挂在互联网社区,聚集在大大小小的商业社交媒体上抱团取暖。互联网成了中国青年人最活跃的公共舞台。从市场经济出发,也可认为这种公共社区文化的衰落与房地产市场的野蛮扩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更多的是成本高昂和监管严格下的良性商业模式的匮乏和难以持续。

公共空间、公共议题、公共讨论、公共意识,互相联系,难舍难分。

公共领域是什么?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核心概念,特别在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个概念主要由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1962年)中系统化提出,并且成为理解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以下将从多个理论视角扩展和详细说明公共领域的概念。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定义:

  • 理论背景: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是一个理论化的概念,指的是一个由私人个体组成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讨论公共事务、形成公共舆论,并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和影响。

1. 宏观政治学视角

从宏观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公共领域是民主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讨论的重要平台。

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

  • 民主参与:公共领域为公民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公民可以自由讨论、辩论和表达他们对公共政策、社会问题的看法。它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形成,并为民主决策过程提供了必要的舆论基础。
  • 监督和问责:公共领域通过形成公共舆论,对政府和权力机构进行监督。通过公开辩论和批评,公共领域可以揭露腐败、滥权等问题,从而促使政府更负责任地行使权力。

公共领域与政治自由:

  • 言论自由:公共领域的存在以言论自由为前提,只有在言论自由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公共领域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言论自由允许公民在没有恐惧或压制的情况下表达观点,进行讨论。
  • 政治平等:公共领域的理想状态是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参与讨论,这种平等不仅是法律上的,也是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上的平等。这种政治平等是实现真正民主的重要条件。

2. 公共社会学视角

在公共社会学中,公共领域被视为一种社会结构,它超越了私人领域(个人和家庭),成为社会成员集体讨论和处理公共事务的空间。

公共领域的社会功能:

  • 社会整合:公共领域通过集体讨论和辩论,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共识形成,从而实现社会整合。公共领域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不同背景和观点的社会成员能够沟通和协调他们的利益和需求。
  • 身份认同与社会资本:在公共领域中,社会成员通过参与公共讨论和集体行动,建立起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积累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公民参与度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公共领域与社会权力:

  • 权力的社会基础:公共领域不仅是公民表达意见的场所,也是社会权力关系的反映和重塑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权力可以被公开讨论和质疑,从而实现对权力的制衡和重构。
  • 社会阶层与公共领域的关系:哈贝马斯指出,历史上公共领域的形成与中产阶级的兴起密切相关,但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公共领域面临着商业化和行政化的挑战,这可能削弱其作为民主讨论场所的功能。

3. 公共经济学视角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共领域涉及公共资源的分配、使用以及集体决策的经济分析。

公共领域的经济功能:

  • 信息共享与集体决策:公共领域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公民通过公开讨论获得与公共政策和经济资源分配相关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做出集体决策。这种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决策的效率和公正性。
  • 公共物品与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本身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共物品,它的有效运作依赖于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政府和社会组织需要投入资源来维持公共领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公共领域的市场影响:

  • 市场与公共领域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能对公共领域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市场可以提供支持公共领域运作的技术和平台(如媒体、互联网),另一方面,市场力量的过度干预可能导致公共领域的商业化,削弱其独立性和公共性。
  • 经济不平等对公共领域的影响:经济不平等可能导致公共领域的参与不平等,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可能使得这些人对公共讨论和舆论形成施加不成比例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共决策的公正性。

4. 社会心理学视角

社会心理学提供了理解公共领域中的个体行为和群体动力的重要视角。

公共领域中的群体互动:

  • 舆论形成与群体动力学:在公共领域中,个人观点通过群体互动逐渐形成集体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学理论指出,个体在公共讨论中受他人意见的影响,会经历从自我表达到意见协调的过程,最终形成社会共识。
  • 从众效应与意见极化:公共领域中的讨论可能受到从众效应的影响,个体可能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意见。此外,互联网公共领域中的“回音室效应”可能导致意见极化,削弱理性的公共讨论。

公共领域与个体心理:

  • 社会认同与公民意识:参与公共领域的讨论有助于个体建立社会认同和公民意识。通过与他人互动,个体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问题,并且增强他们对公共事务的责任感。
  • 心理安全与公共表达:在公共领域中,心理安全感是个体能够自由表达意见的关键因素。如果公共领域被认为是不安全或敌对的,个体可能会自我审查或回避参与,从而削弱公共领域的活力。

结论:公共领域的多维度理解

公共领域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概念,融合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形成了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理论框架。在政治学中,公共领域是民主制度下公民参与和监督权力的基础;在社会学中,它是社会整合和权力关系重塑的重要空间;在经济学中,它是信息共享和公共决策的核心平台;在社会心理学中,它是群体互动和社会认同形成的场所。

公共领域的健康运作对于现代民主社会至关重要。然而,它也面临着市场化、行政化、经济不平等以及社会心理效应等挑战,需要通过制度保障、资源投入和社会机制的优化来维护其开放性、公正性和包容性。

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的区别

在政治学理论中,“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这个概念更加学术化,并且被学界普遍接受。这个概念的学术基础和理论框架主要由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在他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1962年)中系统地提出和发展,因此在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接受度。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与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比较:

  • 公共空间:通常更广泛地指代任何能够容纳公共讨论、交流和互动的场所或平台。它可以是物理空间,如广场、街道、公园,也可以是虚拟空间,如互联网平台。公共空间的定义相对直观和具体,更多用于描述实际的讨论场所。

  • 公共领域:则是一个更加抽象和理论化的概念,专门用于描述那些超越个人和家庭的私人领域,承载社会公共讨论、批判和监督功能的社会空间。它不仅仅指具体的空间,还涵盖了这种空间内发生的社会互动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学术使用和普及:

  • 学术界的普及度:公共领域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讨论,尤其是在研究民主、舆论形成、媒体和政治文化等问题时。许多学术研究引用和扩展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使其成为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 公共空间的使用:虽然公共空间也是一个重要概念,但在学术讨论中,它更多是描述性的,而非理论化的框架。公共空间的讨论通常出现在城市规划、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中,而非专门的政治理论领域。

总结: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作为一个理论化概念,在学术界更加普遍和被广泛接受。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定义和分析奠定了其在政治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核心地位。而公共空间(public space)虽然也是一个重要概念,但在学术语境中,它更多是指实际的、具体的公共讨论场所或平台,其学术化程度和理论框架不及“公共领域”这一概念。


说明

要扩展并详细说明以上论断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 公共事务是公共讨论的重要议题来源

公共事务通常涉及社会共同利益,是社会成员关心的主要领域。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公共事务通常包括社会资源的分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公共事务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使其成为公共讨论的重要议题来源。公共事务的讨论可以提高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激发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2. 公共领域为公共讨论提供载体

公共社会学理论认为,公共领域是社会成员自由交流和表达意见的地方。公共领域的存在使社会成员可以讨论公共事务,形成群体共识。无论是传统的物理公共领域,如广场、会议室,还是现代的虚拟公共领域,如互联网论坛、社交媒体,都是公共讨论的重要载体。这些空间提供了一个平台,使社会成员可以平等地表达意见,参与讨论。

3. 公共讨论中,群体观点逐渐形成公共舆论

在公共讨论中,个人观点通过群体互动逐渐汇聚,形成集体的意见,即公共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学理论指出,群体在讨论过程中会经历观点碰撞、交流和协商的过程,最终形成一个更为统一的舆论。这种公共舆论往往对社会事务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它反映了社会成员的集体意愿和态度。

4. 公共舆论反作用于公共讨论,强化或改变其方向或和内容

公共舆论一旦形成,就会对公共讨论产生反作用。舆论的强大影响力可以引导公共讨论的方向,强化已有的观点或促使讨论者改变其立场。政治学理论指出,公共舆论不仅是公共讨论的产物,也是其发展的推动力,它可以激发新的讨论议题,或将某些议题推向社会讨论的中心,从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5. 公共讨论的形式、载体、民主性影响其有效性和结果

公共讨论的形式和载体直接影响其民主性和有效性。民主性是指所有参与者能否平等表达意见。政治自由和表达自由是讨论民主性的保障。公共讨论的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辩论、在线的论坛讨论或社交媒体的互动,这些形式决定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有效的公共讨论能够产生具有社会共识的公共舆论,并促进公共事务的解决。

6. 参与公共讨论是建立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及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公共讨论,社会成员可以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公共讨论不仅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社会成员学习如何参与公共事务、理解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政治学理论指出,民主社会需要公民具备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依赖于积极的公共讨论和互动。

7. 互联网最好的公共领域是论坛。但中国不允许开放政策

互联网提供了广阔的公共领域,其中论坛作为一种典型形式,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和互动性,能够承载多样化的公共讨论。然而,在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论坛的管理较为严格,开放的政策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讨论的自由发展,但也反映了政府对社会稳定和信息控制的重视。

8. 政治自由和政治民主是实现政治平等的基本前提

政治自由包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是政治民主的前提。政治自由保障了个体在公共讨论中的平等权利,而政治民主提供了制度框架,使这种平等权利得以实现。没有政治自由,个体无法充分表达意见,民主也难以实现。政治平等则要求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不因身份、地位等因素受到歧视。

9. 政治自由主要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

政治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框架内拥有的基本权利。思想自由是指个体可以自由地思考和持有不同的观点;言论自由则是将这些观点表达出来的权利;结社自由是指公民可以自由地组织和参与团体。这些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基石,保障了公民在公共讨论中的发言权和参与权。

10. 政治民主为平等参与政治生活提供制度基础

政治民主通过选举、议会制度和法治等机制保障了社会成员的平等参与。民主制度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平台,使得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影响公共决策。没有民主制度,政治平等难以实现,公共讨论也难以产生真正反映社会意愿的公共舆论。

11. 信息透明是实现民主监督的基本前提。知情权保障监督权,监督权维护知情权

民主监督的实现依赖于信息透明,公民只有在掌握足够信息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监督政府和公共事务的运行。知情权是监督权的基础,保障公民获取政府和社会信息的权利;而监督权则确保了公民有权监督政府行为,防止腐败和滥权。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民主社会中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机制。

结论:逻辑关系与整体概述

以上论断通过宏观政治学、公共社会学、公共经济学及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的整合,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公共事务是公共讨论的起点,公共领域是讨论的载体,群体观点在讨论中形成公共舆论,并反作用于讨论。公共讨论的形式、载体和民主性决定了其有效性,参与讨论是培养公共事务参与意识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时代,论坛是重要的公共领域,但受到政策限制。政治自由和民主为平等参与提供前提,而信息透明和知情权则是实现民主监督的重要保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公共讨论和参与机制,推动社会进步和公共事务的良性发展。

如果在第6、7点之间新增“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公共领域形态”这一论断,需要从信息技术对公共领域、公共讨论及其影响的角度出发,结合已有的论断来分析其内在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下是详细的扩展和说明:

新增论断: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公共领域形态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公共领域。这些新的公共领域不仅打破了传统物理空间的限制,还大大降低了参与公共讨论的门槛,赋予了更多社会成员表达和参与的机会。互联网公共领域的代表形式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在线论坛、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等,这些平台能够即时传播信息,并支持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增论断与其他论断之间的逻辑关系:

1. 与“公共事务是公共讨论的重要议题来源”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公共事务能够更加广泛和迅速地传播,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获取与公共事务相关的信息,并进行讨论。这种信息的即时性和广泛性使得公众更加关注公共事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公共讨论。

2. 与“公共领域为公共讨论提供载体”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公共领域形态,这些虚拟公共领域成为了公共讨论的重要载体。与传统物理公共领域相比,互联网公共领域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得公共讨论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和信息交换。

3. 与“公共讨论中,群体观点逐渐形成公共舆论”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公共领域中的讨论具有高度互动性和参与性,这使得群体观点能够更快地汇聚和扩散。社交媒体的“点赞”、“转发”功能、在线评论区的集体讨论都加速了公共舆论的形成。互联网的算法机制也会对公共舆论的形成和走向产生影响。

4. 与“公共舆论反作用于公共讨论,强化或改变其方向或内容”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公共领域中形成的公共舆论反作用于公共讨论,往往比传统媒体时代更加迅速和广泛。网络舆论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甚至可能导致政策调整。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多样性也使得舆论反作用的方向和内容更加复杂多变。

5. 与“公共讨论的形式、载体、民主性影响其有效性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讨论形式和载体,如视频会议、即时消息、在线投票等。这些新形式和载体的民主性在于它们降低了参与门槛,扩大了讨论的参与面。然而,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匿名性和算法控制也可能带来信息泡沫、极化现象等问题,从而影响公共讨论的有效性和结果。

6. 与“参与公共讨论是建立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及能力的有效途径”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出现提供了更多参与公共讨论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年轻一代,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平台,能够更加方便地接触并参与公共讨论,进而提升其公共事务参与能力。

7. 与“互联网最好的公共领域是论坛。但中国不允许开放政策”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公共领域如论坛等虽然是良好的讨论载体,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开放政策的限制可能阻碍这些新型公共领域的自由发展。在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严格管理和审查制度限制了公共讨论的自由度,使得这些新型公共领域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公共讨论功能。

8. 与“政治自由和政治民主是实现政治平等的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

新型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出现需要以政治自由为前提,包括思想、言论和结社自由。只有在这些自由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互联网公共领域才能有效地促进政治平等,让更多社会成员平等地参与公共讨论和政治生活。

9. 与“政治自由主要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之间的关系

在互联网公共领域中,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更为关键,因为这些新空间依赖于自由表达和互动。然而,互联网的匿名性和社交媒体的控制权集中问题,也可能导致言论自由的滥用或受限,从而影响公共讨论的质量和成果。

10. 与“政治民主为平等参与政治生活提供制度基础”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公共领域的民主性决定了其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参与平台。信息技术为政治民主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渠道,如电子投票、在线请愿等,增强了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平等性。但同时也需要相关制度保障这些新空间的公开、公平和透明。

11. 与“信息透明是实现民主监督的基本前提。知情权保障监督权,监督权维护知情权”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发展提高了信息透明度,使得更多公众能够获取与公共事务相关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这些新空间通过公开信息、讨论监督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了民主监督机制。但信息过载、虚假信息的传播也可能挑战信息透明度的实现,影响知情权和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结论:逻辑关系与整体概述

通过新增“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公共领域形态”这一论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对公共讨论和公共领域形态的深远影响。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创造了新的公共领域,使得公共事务的讨论更加广泛和迅速,而且还改变了公共舆论的形成和反作用过程。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更高的政治自由和信息透明度,以保障新型公共领域的有效运作和民主性。这些新空间虽然带来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民主可能性,但在缺乏制度保障和开放政策的情况下,其潜力可能无法完全实现。因此,理解信息技术对公共领域和公共讨论的影响,对于推动现代社会的民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从公共领域的形式构建来说,互联网时代,公共讨论效果最好的载体是论坛。论坛的内容组织结构及保存机制相当符合长期讨论的需要。中国最著名的论坛当属天涯论坛,出过很多名人。但中国不允许自由开放的论坛。微信和QQ这种即时消息软件,是时效性为主,不是实效性为主。实际上,腾讯缔造了两个不同方向的社交产品。QQ是陌生人社交网络,微信是熟人社交网络。

中国短暂经历过不成熟的桌面互联网阶段,然后迅速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是平台主导而非社区主导。由民众自发组织的公共平台及社区,被商业利益驱使的私有化平台所取代。私有化平台服务于资本,表现为平台背后的商业公司要为股东和债权人负责,而非对用户——民众及组建在平台上的公共社区——负责。商业公司根本上也需服从于国家政府的政治权力。由此形成“公共权力机构——商业平台——平台公共社区——公民用户”的权力传导链条。中国的“公共表达”的空间,我按现状来看,长期是缩减的。

在权力政治学理论的框架下,构建的权力影响传导链条如下:

  1. 资本主导的私有化平台的崛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原本由民众自发组织的公共平台和社区逐渐被资本驱动的私有化平台所取代。这些平台的控制权集中在商业公司手中,而非用户或社区。这一转变反映了资本在数字空间中的权力扩张。
  2. 私有化平台的利益导向:这些私有化平台的主要目标是为股东和债权人创造利润,而不是为用户或公众服务。平台的运营策略和内容政策往往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影响了信息流通和舆论的形成。这一过程体现了资本对信息和话语权的控制。
  3. 商业公司对国家权力的依附:商业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必须服从国家政府的政治权力。国家通过法律、监管和政策等手段,对私有化平台施加影响,确保这些平台在国家的政治框架内运作。商业公司的行为因此不仅受到资本的控制,还受到国家权力的约束。
  4. 权力的多层次传导:在这一链条中,权力从资本扩展到商业公司,再由商业公司传导到私有化平台,最终影响用户和公共社区。与此同时,国家权力通过商业公司进一步渗透到数字空间,确保其对信息和社会舆论的控制。
  5. 权力关系的巩固:这一链条展示了权力如何在资本、商业公司、国家和民众之间传导和巩固。私有化平台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强化了资本和国家在数字领域的权力地位,进一步削弱了民众和公共社区在权力结构中的话语权。

推特和微博属于“新闻媒体”(news media),是“获取信息”导向的使用交互机制,因而不算“社交媒体”。

公共领域的自由讨论依赖什么?

我觉得首要的是:平等的发言权。说起来这个我就无语,微博被大V拉黑,会被禁言!

如果发言权完全平等,公共舆论是否会陷入极端民粹?舆论环境会越来越差?

现在也不平等,但也民粹。不打破不平等的现状,底层民众恐怕连举报官僚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就是不平等,清华老哥的身份才能举报那个局长。我是不怕平等带来民粹的。想要维持精英统治的话,避免不了官僚和特权。

问: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讨论从你们的聊天衍射出来的,涉及两个方面 一个是权力平等,如何平等,是具体哪方面的权力平等,第二个是 全部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是否会让世界变得更糟糕?民主、精英、平等的定义需要对齐。

未来的方向和趋势,那肯定是全民民主:

  1. 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公共事件话题并进行发言。
  2. 任何人都可以在某个公共事件话题下发起投票。
  3. 与公共事件话题相关的发言的禁言权限不由被平台方直接掌控,由参与该公共舆论的民众票决。
  4. 任何人在公共事件话题下,皆可直接回复其它人的发言,且评论权重无差别。
  5. 单个公共事件话题下的观点/评论信息流默认按时间排序,可切换至按热度排序。
  6. 平台上的“公共事件”主题聚合栏目默认按时间排序,可切换至按热度排序。

总结:

  1. 给你说话的权力。大家都能说话,你不表达,便是自愿放弃发言机会。因此不能归咎于“我说不了话”。
  2. 给你看他人言论的权力。所有人的言论是永久性保存的,你能看所有人的言论,你的观点也会被所有人看见。因此不能归咎于“我没看到”。
  3. 给你思考他人观点的权力。你看得见他人言论——可能和自己观点有差别,这提供了思考,重新组织观点以及补充或反驳的机会。因此不能归咎于“我没得思考”。

我觉得平等的根基很简单,即自由地表达思想。民主就是给大家一个表达自身思想的机会。发言权也好,投票权也好,实际上都是在行使思想的外在表达。为什么有些地方政府会截访?因为他们怕更高层知道自己的龌龊事。他们选择让民众闭嘴,剥夺他们的民主权力。此处即投诉政府的“发言权”。民众丧失了表达诉求的自由,也进一步丧失了争取平等待遇的机会。

民粹不是民主的必然结果。民粹是民主的结果之一。民意是可以引导和塑造的。民主为民众提供利益诉求表达的方式,这是相对客观的因素。而民众脑海里怎么思考自身利益诉求,进而通过民主手段表达出来,这倒是另外一个主观上的问题。让越来越多人能说话,敢说话,愿说话,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必要的,对民众的文化教育也是必需的。否则,民主就是少数人的特权,民意就成了他们的面具。不民主就不会产生民粹思潮吗?有个反例。纳粹德国是公认的独裁专制统治,按理说,专制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及宣传手段,强势推动去民粹化,去极端化。但最终还是极端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这当然离不开希特勒及其政党、政府官僚的罪恶,但根植于德国民众对一战后的国内现状的不满。如果德国当时是歌舞升平的状况,希特勒等人也无法强行扭转社会思潮,推动对内犹太人种族灭绝和对外血腥侵略。可以说,民主条件下,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还可以进行较为和平的斗争和妥协。但非民主条件下,主导性利益集团可以强势压迫其它集团,或隐性剥削他们,或赤裸裸地奴役他们,或直接物理消灭他们。

抖音快手,最多人说话,最反映中国底层民意。反而是豆瓣、知乎这类曾经的“高知平台”,离民意越来越远了。我看,中国的民粹思潮,广大民众不承担大错误。每个人都是个体,个体的集体选择,对每个人来说,其责任都是分摊的。每个人并不可能显著意识到自己决策的严重后果。反倒是真正掌握权力的利益集团,他们应该承担大错误。这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关系。

说实话,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民粹恰恰就是缺少民主而产生的。线上线下的公共讨论无一例外都被阉割了,那如何培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进而形成一个健康良性的政治观念呢?民粹本质上也是思想的排他性。中国的极端民粹,我看是离不开“思想统一”的排外性。只允许一种“正确的声音”,受众被灌输至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或自认为这声音就是正确。在学校是老师和组长说了算。在家里是爸妈说了算。在职场是领导说了算。在官场那是上级说了算。没有主动的参政议政政治意识、有效的政治参与能力,在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下,政治极化是很大可能性的。

对完全民主下的极端民粹主义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完全民主,说实话,现在靠互联网可以实现。所有事情都摆在平台上,大家可以留言讨论,又可以投票表决。但是——我要说但是——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基本上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微观到宏观、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过程。你肯定是要在学校里面接受过民主的、公共的讨论经历,比如班级讨论会、小组作业等等,在企业内部也是各种开会讨论、制定方案等。在社会生活中,那就是在自己社区当地参加一些比较具体的公共事务的讨论,比如村委会、居委会、小区业委会那一些事情。在网络上的话,就想有一些公共性质的——包括但不限于游戏论坛——围绕特定兴趣主题而建立起来的公共领域,进行一些去政治化的公共、民主讨论。这些都是比较具体层面的培养,一个人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形成正确意识和有效能力的部分途径。我看中国的情况就是,小的情况,很多人都没接触过,不懂,大的就更难理解,更谈不上解决。在微观层面上,很多人根本都不懂公共讨论和参与公共事务,进而导致他们在国内国际的宏观层面就显民粹化了——非此即彼,没有中间地带,不懂政治光谱。

出于精英立场对“愚民误政”的担忧,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这是一个伪命题。觉得大部分人都是愚钝的,因此限制他们参政议政的权力。限制了,又或系统性扼杀了他们在微观、中观层面对公共事务进行民主讨论和参与的权力,那么他们就更加愚钝了。解决的办法显而易见,那就是系统性地在公共领域放开公共议题的公共讨论,让民众在公共舆论空间中构建出自己的政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从小就要鼓励,给机会。乡镇、村一级之前也是可以搞民主选举的,但后面上头发现这样子风险太大了,还是要决定系统性扼杀。

这是一个结果非常恶劣的、封闭的正反馈循环。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循环可以被分析为一个反馈循环。反馈循环有两种基本类型:正反馈(或放大反馈)和负反馈(或减缓反馈)。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持续加强的过程,即:

  1. 民众缺乏参政议政的知识。
  2. 这导致了他们参政议政的权利受到限制。
  3. 由于权利受限,他们无法获得参政议政的实际经验。
  4. 缺乏实践经验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5. 结果是民众仍然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6. 这反过来又导致参政议政的权利继续受到限制。

这种循环不断强化初始条件,而不是试图抵消或平衡它们。因此,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正反馈循环的特点是它倾向于加剧初始变化,使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在本例中,缺乏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意识的问题被持续放大,而没有任何机制来缓解这一情况。

要构建这个正反馈循环的反题,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循环,其中每个步骤都会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即增强民众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意识,并逐步打破原有的限制。这样的循环通常是一个负反馈循环,也称为稳定反馈循环,因为它旨在抵消初始变化,使系统趋于稳定。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负反馈循环示例:

  1. 民众不懂参政议政
  2. 提供教育和培训以增强民众的参政议政能力
  3. 民众通过教育获得了参政议政的知识和技能
  4. 给予民众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
  5. 民众通过实践积累了参政议政的经验
  6. 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7. 民众更积极参与政治过程
  8. 政府更加透明并响应民众的需求
  9. 民众对政治过程的信任增加
  10. 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民主参与

在这个循环中,每一步都旨在解决上一步提出的问题,从而逐渐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趋势,增强民众的参政议政能力,并提高整个社会的政治参与度。通过这种方式,负反馈循环有助于缓解最初的问题,并推动系统朝着更稳定、更健康的状态发展。

精英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精英集团受谁控制。靠“内心清明”来保证清清白白?我看《陋规:明清的腐败与反腐败》,历史上的皇帝有前期清明,后期堕落的。精英集团自己控制自己,自己掌控权力,那么不可避免走向变质的一面。控制学上这又是一个正反馈循环。不受控制的权力,就是贪污腐败或走向权力目的对立面的权力。现在那么多“门阀”,官阀(裙带关系,公共权阀),学阀(学术小团体,学术权阀),商阀(家族传承,资本权阀)。我不觉得“特色主义”下的精英能控制自己。

接触了控制学,国家层面的“内心清明”,可以有,但不是限权的最主要力量。权力本身只对权力来源负责。限权要靠制度性、真正有效的监督。制度本身由人制定,由人执行。朱元璋制定了《大诰》,他死后就名存实亡了。制度不被执行,就是白纸一张,没有生命力。现在制度挺完善的,但还是贪污腐败层出不穷。权力来源不是由民众赋予的当权派集团,其内部的制度性的监督,雷声大雨点小。只要没人知道你干了什么,就没人能监督你。某些人知道了,但不让说出来给更多人知道,那还是无效监督。全民都知道了,那当权派才会感到恐惧。为什么金融圈严格限制员工透露个人薪资待遇?他们害怕,恐惧。之前有几次金融圈员工透露自己高薪,近期又有富二代透露中信IPO项目。不是民众仇富,而是这个“富”,它是靠人剥削人取得的。

这段描述呈现了一个关于政治透明度和监督的循环问题,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负反馈循环或者正反馈循环,这取决于如何解读。这里,我们将它视为一个正反馈循环,因为缺乏透明度和监督的情况会自我加强。

以下是这个循环的一个简化模型:

  1. 信息不透明
  2. 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
  3. 当权者行为不受制约
  4. 信息继续被隐瞒
  5. 回到信息不透明

分析:

  • 信息不透明:如果公众不知道当权者的行为,那么他们就没有足够的信息来进行有效的监督。
  • 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由于缺乏信息,外部的监督机构或公众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
  • 当权者行为不受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当权者可以做出不利于公众利益的决定,而不必担心受到惩罚。
  • 信息继续被隐瞒:为了维持现状,当权者会继续隐藏信息,防止其公开。
  • 回到信息不透明:这种行为进一步增强了信息的不透明性,使得监督变得更加困难。

正反馈循环解释:
这个循环加强了初始条件——信息不透明,导致监督更加困难,从而允许当权者更加自由地行动,进一步减少透明度。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因为它不断地加强初始条件,使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负反馈循环的反题:
要构建这个循环的反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负反馈循环,即一个旨在稳定系统、减少信息不透明性的循环。这个循环的目标是增加透明度和提高监督的有效性,从而限制当权者的不当行为。

  1. 提高透明度
  2. 增强公众监督
  3. 当权者行为受制约
  4. 信息更加开放
  5. 回到提高透明度

反题分析:

  • 提高透明度:当权者主动分享信息,确保公众能够了解决策过程。
  • 增强公众监督:公众和独立机构有能力审查当权者的行动。
  • 当权者行为受制约:当权者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监督,因此会更加谨慎行事。
  • 信息更加开放:信息的公开增加了透明度,减少了隐瞒的可能性。
  • 回到提高透明度:这种循环使得信息流动更加顺畅,增加了公众对政治过程的信心。

通过这种方式,负反馈循环有助于缓解初始问题,即信息不透明和无效监督,并推动系统朝着更稳定、更透明的状态发展。

所以,我认为,思想表达的自由权力,是实现平等和有效公共讨论的根基。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公共讨论”以及“公共舆论”视为一个复杂动态系统

从动力系统学(Dynamical Systems Theory)和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的理论角度出发,可以将“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公共讨论”以及“公共舆论”视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动力学的视角,我们能够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机制以及它们对整个系统行为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详细分析。

1. 公共空间作为系统的物理和虚拟容器

公共空间可以被理解为系统中的“容器”或“环境”,它为公共讨论和公共领域的动态活动提供了物理或虚拟的场所。在系统动力学中,公共空间是系统中物质或信息流动的“边界条件”之一,它为系统的运行设定了基本的结构和范围。

  • 系统动力学视角:公共空间决定了公共讨论和公共领域的形态、规模和互动方式。例如,城市广场、会议室、社交媒体平台等不同的公共空间为信息流动和人际互动提供了不同的“通道”,影响了系统中信息传播和舆论形成的速度和范围。
  • 反馈机制:公共空间的开放性或封闭性会影响公共讨论的广泛性和参与度。例如,越开放和包容的公共空间,越能够容纳多元化的观点,促进更加广泛的公共讨论,反之亦然。

2. 公共领域作为系统的结构性框架

公共领域可以被视为系统中的“框架”或“架构”,它是公共讨论和公共舆论的主要平台,承载着社会中多种动态过程的运行。在系统动力学中,公共领域提供了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定义了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权力分布以及信息流动的路径。

  • 系统动力学视角:公共领域构成了系统的核心结构,通过规则、规范和文化背景来引导和限制公共讨论的内容和形式。它为系统中的参与者设定了行动的边界和可能性,影响系统的动态演化。
  • 反馈机制:公共领域的性质(如开放性、民主性)会直接影响公共讨论的质量和深度。较为开放和民主的公共领域能够促进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形成更加多样化和包容性的公共舆论。

3. 公共讨论作为系统的动态过程

公共讨论是系统中的“动态过程”,它代表了信息和观点在公共领域中的流动和互动。系统动力学将公共讨论视为系统中的“流量”或“过程变量”,这些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并通过系统中的反馈回路影响其他部分。

  • 系统动力学视角:公共讨论是系统中“信息流动”的主要形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辩论和沟通,信息在公共领域中传播和转化。公共讨论的强度、广泛性和方向性取决于公共领域的结构以及公共空间的特性。
  • 反馈机制:公共讨论过程中形成的初步共识或分歧会反过来影响公共领域的运作。例如,强烈的社会辩论可能会促使公共领域进行自我调整,进一步开放或调整规则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4. 公共舆论作为系统的输出与反馈

公共舆论是系统的“输出”或“产出”,它是公共讨论的结果,并通过反馈机制影响系统的未来动态。系统动力学将公共舆论视为一个“积累变量”,它反映了在一定时间内公众观点的汇聚和稳定状态。

  • 系统动力学视角:公共舆论是公共讨论的最终产物,它影响社会政策、公共决策以及整个系统的未来走向。公共舆论通过反馈回路影响公共讨论的内容、公共领域的结构以及公共空间的使用。例如,强烈的舆论可能推动政策改变,从而影响未来的公共讨论议程。
  • 反馈机制:一旦形成的公共舆论,会通过系统反馈影响未来的公共讨论方向和公共领域的规则调整。比如,某一政策的广泛支持或反对,会促使公共领域的相关机构作出回应,并可能调整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讨论议题的设定。

5. 系统动力学中的整体反馈回路

在系统动力学中,反馈回路(Feedback Loops)是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反馈回路:

  • 正反馈回路:当公共讨论加强并达成共识时,可能形成强烈的公共舆论,这种舆论反过来强化讨论的主题,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进一步巩固舆论。例如,在一个开放的公共领域内,关于环境保护的讨论可能导致强烈的环保舆论,这种舆论反过来推动更多的讨论和政策倡议,形成自增强的正反馈。
  • 负反馈回路:如果公共舆论过于极端或引发社会不安,可能导致公共领域采取抑制措施,限制某些讨论的进行,从而降低讨论的强度。例如,在面对过于激进的公共舆论时,政府可能会加强公共空间的监管,从而减缓讨论的激烈程度,这是负反馈回路的体现。

结论:系统性理解

通过动力系统学和系统动力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公共讨论”以及“公共舆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关系。公共空间作为系统的容器和环境,为公共领域中的动态过程提供了基础。公共领域通过其结构性框架,决定了公共讨论的形式和内容,而公共讨论则通过信息和观点的流动,逐渐形成公共舆论。最终,公共舆论作为系统的输出,不仅影响公共决策,还通过反馈回路反作用于整个系统,促使系统在时间维度上不断演化和调整。

这种系统性关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社会中的公共事务,理解民主参与的动态过程,并为改善公共领域的设计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公共讨论”以及“公共舆论”的动力系统学分析

动力系统学(Dynamical Systems Theory)的角度来看,“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公共讨论”以及“公共舆论”之间的关系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多维动态系统,其中每个元素都可以看作是系统中的状态变量,这些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互作用而演化。动力系统学更关注这些变量如何在时间维度上变化,以及系统如何通过这些变化表现出复杂的动态行为。

1. 公共空间:系统的相空间(Phase Space)

在动力系统学中,相空间(Phase Space)是描述系统所有可能状态的抽象空间。公共空间可以被理解为这个系统的相空间,它定义了所有公共讨论和互动行为可能发生的范围。

  • 相空间的特性:公共空间的特性,如开放性、包容性、规模等,决定了系统状态的可能性空间。在开放的公共空间中,相空间更大,允许更多种类的公共讨论和互动行为发生;在封闭的公共空间中,相空间受到限制,可能只能容纳有限的讨论形式。
  • 状态空间中的运动:个体和群体在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讨论、互动和表达行为,就像是系统状态在相空间中的运动轨迹。这些轨迹展示了讨论和舆论如何在时间维度上演化。

2. 公共领域:系统的状态变量与演化

公共领域可以被视为系统中的一组状态变量,这些变量描述了公共讨论的当前状态及其结构特性。公共领域的变化反映了系统状态的变化。

  • 状态变量的动态行为:在动力系统学中,公共领域中的状态变量(如讨论主题、参与度、信息流动性等)随时间变化,可以表现出多种动态行为,如稳定点、周期轨道、甚至混沌行为。
  • 吸引子与公共领域:在一些情况下,公共讨论可能会趋向于某些稳定状态或周期性状态,这些可以被视为系统的吸引子(Attractor)。例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公共领域可能会反复围绕某个议题进行讨论,形成一个周期性吸引子。

3. 公共讨论:系统中的动力学过程

公共讨论是系统中的动力学过程,代表了系统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互动。这些过程是非线性的,可能会受到初始条件和外部干扰的影响,表现出复杂的动态行为。

  • 非线性动态:公共讨论的动力学过程通常是非线性的。例如,某个小的事件(如一篇引起争议的文章)可能会通过公共讨论被放大,导致重大舆论变化,这体现了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 分岔现象:在公共讨论中,系统可能会经历分岔(Bifurcation),即在某些条件变化时,系统的行为模式发生质变。例如,当新的信息或事件被引入讨论中时,原本一致的舆论可能会突然分裂为对立的两极,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分岔点。

4. 公共舆论:系统的长期行为与吸引子

公共舆论可以被理解为系统的长期行为或稳态,是公共讨论过程的长期积累结果。公共舆论可能表现为系统的吸引子,系统状态会朝向或围绕这些吸引子演化。

  • 稳态与吸引子:在动力系统中,公共舆论可能对应于一个稳定的吸引子,例如,社会对某一公共议题达成广泛共识后,舆论就可能围绕这个共识进行小幅波动,而不再发生大规模的变化。
  • 混沌与不可预测性:在某些情况下,公共舆论的形成可能表现出混沌特性,即虽然系统是确定性的,但其行为模式却是高度敏感和不可预测的。复杂的社会互动、信息传播以及外部干扰可能导致舆论形成过程中的高度不确定性。

5. 动力系统中的反馈与相互作用

在动力系统学中,各个状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非线性反馈机制表现出来。这些反馈机制在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公共讨论和公共舆论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网络。

  • 正反馈与公共舆论:当某个讨论主题得到广泛关注时,正反馈机制可能导致其影响力迅速扩大,最终形成强大的公共舆论。此时,公共舆论可能会变成一个强大的吸引子,将更多的讨论引向这个方向。
  • 负反馈与自我调节:负反馈机制可以帮助系统保持平衡。例如,当某一话题的讨论过于激烈或极端时,公共领域中的一些规则或机制可能会启动负反馈来抑制过度的反应,从而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6. 整体系统行为与动力学特性

从整体来看,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公共讨论和公共舆论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视为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多种可能的行为模式,包括稳定、周期性、分岔和混沌。

  • 整体动力学:系统的整体行为不仅取决于各个部分的动态特性,还受到初始条件、外部扰动和内部相互作用的影响。动力系统学提供了一个框架来理解这些复杂的动态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决定系统的演化路径。
  • 多尺度分析:在动力系统学中,可以采用多尺度分析方法,从局部(如个体讨论行为)到全局(如整个社会的公共舆论)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以理解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形成整体行为的。

结论:动力系统学中的公共领域动态

通过动力系统学的视角,我们可以将“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公共讨论”和“公共舆论”看作是一个多维动态系统中的状态变量和动力过程。这个系统通过复杂的非线性反馈和相互作用展现出多样化的动态行为。动力系统学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公共领域的动态演化、公共讨论的非线性特性,以及公共舆论形成的复杂过程,并揭示了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机制和规律。

论坛价值的核心:人而非形式

#公共领域 #公共讨论 #组织管理

论坛的真正价值在于人——有趣的用户和优质的内容,而非仅仅是形式上的条框或美化。这些形式上的元素虽然重要,但只是“枝叶”而非“树干”。成功的论坛运营必须以“人”为核心,通过提供便利的服务来吸引和留住用户。有效的管理不仅涉及事物的处理,更需要对人的管理。论坛的运营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管理学的挑战。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相互影响,运营者需认识到这一点,以有效管理和服务来促进论坛的发展。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