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易涅
Published on 2024-05-07 / 70 Visits
0
0

“叛逆”孩子,“威权”父母

本文撰写进度:草稿

文章暂处初步创作阶段,读者可从中获知大致内容和观点。文章尚未经过充分修订和完善,主要是作者思路的初步记录或框架构建,内容不完整,逻辑结构不够清晰,存在错别字、语病或表达不清的地方。阅读时请谅解其中诸多不成熟之处。

朋友问起我如何看待“基本的子女和父母的观念的矛盾”,我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只讲一般情况,不讲特殊情况。

孩子和父母,在孩子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时,双方关系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基于经济基础:父母提供孩子生存和发展所需的饮食、金钱及其它所需资源。

物质上存在不平等关系,精神上也是不对等的。精神上的不对等,根植于父母基于年龄上的先发优势所带来的知识体系、社会经验、技能水平等诸多部分组成的整体思维上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类似于赛跑——是可以被赶超的。假若父母停止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停滞了独立思考,那么孩子就有机会超过父母所到达的思想高度。孩子与父母的互动关系,即这种初始的不平等关系,会随着孩子的思想上的成长而使得天平逐渐有平衡的趋势。

但存在平衡——平等——的趋势,不意味着能够实现关系的平等化和正常化。人与人的关系具有双向互动的性质,一方的改变若无另一方的配合,则难以从主观推动既有关系朝期望方向变动。父母—孩子关系的发展,源动力在于双方。可能是孩子成长了而父母没跟上;可能是父母更进一步了而孩子还在追赶。

基于人际关系的双向性和互动性,我认为,实现父母——子女关系由不平等到相对平等,再到基本平等的这一过程,是需要两方共同参与的:

在人际关系中,互动形式的有效性和友好性是评价其质量的两个重要维度。有效性通常指达成目的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友好性则涉及交往中的情感连接、尊重与理解。不同情境下,人们可能更重视其中一个方面,但平衡二者往往是理想状态。以下是一个综合考虑友好性和有效性的排序,从最理想的互动形式到最不理想的:

1. 建设性沟通:这种互动形式同时强调了高效的问题解决和积极的情感交流。双方都以开放的态度分享想法,倾听对方意见,并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它不仅促进了任务的完成,也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是最高级别的互动。

2. 积极倾听与支持:侧重于友好性,通过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感受,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虽然直接解决问题的效率可能不如建设性沟通,但它在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方面极为有效。

3. 合作协商:双方或多方共同参与决策过程,尽管可能存在分歧,但通过协商努力达成共识。这种方式既有效又相对友好,尽管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协调。

4. 礼貌性交流:保持基本的礼貌和尊重,但可能缺乏深度的情感联系或高效的解决方案寻找。这种互动形式确保了表面的和谐,但在实质问题解决上可能不够深入。

5. 直接指导或指令给予:在某些情境下(如工作环境中),直接给出明确的指示或命令可以迅速推进任务,效率较高。然而,如果缺乏解释和同理心,可能会显得不那么友好,影响长期的人际关系发展。

6. 竞争性互动:双方或多方在达成目标时采取竞争态度,这可能在短期内推动效率,但往往牺牲了友好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可能导致关系紧张或破裂。

7. 回避或沉默:面对冲突或问题选择不回应或逃避,这种互动方式既无效也不友好。它可能暂时避免了冲突,但长期来看会积累不满,损害关系。

8. 攻击性或负面交流:包括批评、指责、讽刺等,这种互动形式既破坏了友好性,也降低了有效沟通的可能性,对人际关系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个排序体现了在不同人际互动中,如何平衡达成目标的效率与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调整,力求达到最佳的互动效果。

如果思考过“乖孩子”和“听话”这两个经常在父母——子女关系中被提及的概念,我们会有更深的理解。人的心智状态、认知水平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也有“心理防御机制”。基于古代传统的家庭伦理及思想观念,父母是子女的支配者;子女服从于父母,是父母的半个附庸。根据现代家庭关系理论和教育学,父母是子女的指导者和支持者,子女听从父母的合理有益建议,遵循他们在子女仍然年少时提供的指导意见;但子女不是父母的附庸,而是具有独立思想、人格和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主体。基于传统,子女大多要服从“衣食父母”,违背其意见会被视作违背道德和家庭伦理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是为“不听话”,严重甚至被指责为“大逆不道”、“不肖子孙”。

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关系的不平等性,个人认为,一方面是基于父母先发优势所带来的思想权威性,另一方面是源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民主实践欠缺所带来的民主意识、思想和实践经验上的薄弱。当然,也不可避免因地域传承而部分地带有古代传统的做法、作风。

21世纪以来,受教育程度更高、可接触更丰富的社会材料的子女,在与出生和受教育年代较早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又必然带有时代铸就的矛盾特点。一边是思想更快成长、成熟的子女们,一边是思想进步缓慢甚至停滞的父母们。更具有自我意识和个体意识的子女,面对的是他们已经落伍的、无意识或低意识的,孕育和培养他们的父母,双方的思想状况和心理活动存在巨大差异,沟通上也会有鸿沟。

子女试图以不同方式和手段调整双方关系的尝试,有可能会被父母解读为“叛逆”、“违逆”的“青春期”、“不成熟”等问题。事实上,父母或许并未意识到子女的真实意图,而子女通常并不(或不想)以较为缓和的手段来解决关系上的不平等问题,反而采取回避、沉默、攻击、负面性交流等消极举措反对他们眼中父母的“威权主义”(而在许多父母脑中认定是正常行为);也有的情况是,子女尝试积极主动或偏积极的方式进行沟通协商,但并未取得理想结果,进而心灰意冷,转而采用消极举措。

父母会基于自身的先发优势,预设性地认为,子女在未成年前(甚至在成年一段时间后)不具备“自我负责”的能力——没能力对自己的想法及行为负责——消解甚至拒绝子女的沟通意图,认为他们的想法“不成熟”、“没道理”,需要由父母指导甚至直接取代子女的主见来做出决策,致使关系无法顺利转型。

人类的思想不透明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达到完全地(以数学而言:100%)理解对方的思想,因而人类需要沟通,传递信息,交换观点和意见。拒绝沟通或沟通失败指向对立和对抗。父母和子女,既不是完全的利益共同体,也不是完全的利益对抗体,正如许多事情非黑即白。现在不是古代皇家争夺皇位,绝大多数家庭只是打一份工,过一份活。家庭关系能否进入新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关键在于父母是否愿意接受转变。

未成年(包括成年后一段时间内)子女与父母的矛盾大多归于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层面,基本不涉及物质利益。子女想依主见行事,而父母想施加他们的主见,影响子女的行为,或维护自身权威。子女想破除对父母权威,反对父母“想当然”的、以他们视角出发的,要求子女迷信和盲从的这一无理、无礼的威权。

父母可以是子女成长的催化剂,也可以是拦路虎。

家庭幸福美满的人不会炫耀自己的事,而家庭破碎悲伤的人则会诉说他们的痛苦。

后话

说完这番话后,他要去陪“老公”了。只留我一人在风中凌乱。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