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的无能

12

引言

最近我的朋友发布了一期视频(大学毕业,我不再执着于当优等生(上)|沉迷优绩主义的东亚人真能赢吗?),谈优绩主义下的“优等生”。恰巧,我先前曾写过优绩主义的无能,简单聊过相关问题,本文算是延伸讨论。

正文

人生没有唯一最优解。

想起我们计量经济学老师说过一个故事: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中国开讲座,有学生问道,中国为何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答曰:需要多喝咖啡。

大佬其实想说,中国人很勤奋,很聪明,但是缺乏创新的环境、氛围。一直在做题,停不下来地做题,那是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的“做题家”思维,少了停下来思考天马行空的问题的“悠闲”。有些问题,不是做题能做出来的——能做出来的,只是重复他人走过的路,并非创新。创新,是要想出来的,是题库里面没有的;更像自设命题,自主作答。

有些欧美国家有喝咖啡、喝下午茶的习惯,大家有一个能够放松交流闲谈的环境、氛围。很多创新想法,就是在闲聊谈话之中不经意间诞生的。

当然,延伸来说,还有一个比较深层的原因:自我价值的缺失。个体的存在价值来自哪呢?依靠什么标准衡量呢?在中国,个体的存在价值及衡量标准,就是培养做题家的价值及标准。据此,不同的场景,“优等生”的概念和定义也殊途同归:中小学教育体系内,是成绩。大学本科,是GPA、实习和实践经历;学术界,是论文的发表量和引用量;职场,是KPI和OKR等绩效;家庭,是你的对象和孩子“有没有出息”。总的来说,就是某些可视化、可量化的东西,作为标榜“优秀”的目标与标准。然而,当人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或者别人设下的目标时,个人就会陷入自我怀疑。

我相信,许多中国人曾因学习成绩、职场业绩、论文发表等问题陷入过自我怀疑。但这些能归咎于个体吗?实则是社会出了错。社会施加于人的价值观导向和衡量标准的单一化(片面化),让本应成为“完整的人”的人,逐渐萎靡,限缩了自身的可能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立体、多面的存在,只用单一价值观和标准来判定(甚至是审判)一个人,最终得到谬误。

“优等生”是个错误命题推导得到的错误结论。“优”和“劣”来自于比较,人类社会处处存在比较,而比较又无穷无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以往的自己做得更好,那便值得肯定,至于他人的优秀,可以参照和学习,但不能为了“优等生”的名头争得头破血流——毕竟,有比较,就有高低、优劣。只有跳出“优等生”这个片面化的议题,重新设立追求“完整的人”的议题,才不会执着于空虚的名头。

秉持优绩主义的价值观,不仅会承认并维护等级制度的存在,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还会带来价值观上的双重标准:当抽刀向更弱者时,身为相对更强者的“我”会理所应当地实施这种压迫;当身为更弱者而被比自己更厉害的“优等生”压迫时,便会默许并将其内化为“自己不够努力”所导致的结果,不敢反抗,感到痛苦,却幻想着通过“向上爬”来解决问题。最终,要么认知失调,自己骗自己;要么就身患精神疾病。这种压力传导到个体身上时,要么外向性处理,要么内向性处理。但秉持的“优等生”观念的人不会向外处理,最终压力全部集聚到个体身上,并可能向他的家庭和身边的人发泄出来。

你必须成为转得更快的齿轮、拧得更紧的螺丝、抗压能力更强的链条,才配称为“优等生”——没错,不把你当人看。因为在资本眼里,人不是人,而是低维甚至单维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知识、技术。这个是价值观传导的逻辑链条的上游根源。

一生都在竭力奔跑,一生都在害怕,恐惧和后悔,一生都在痛苦。这即是“优等生”的“天命”。

人生没有唯一最优解,只有不同的局部最优解。

可惜,可怜,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