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与友人夜谈,聊了许多话题。本文仅从我的个人视角进行记录。
正文
我们一开始聊的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说资本主义不会被完全消灭,因为“人性”。他说现在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人的自私自利。但是我其实想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然后又是本体论和认识论,唯物和唯心,还有现在国家政策决策、群众智慧、愚民政策诸如此类的。还有宇宙起源和宇宙存在的意义、人存在的意义。然后就是古代帝王御人术——汉代那个权术之类的。还有古人智慧被西方抄袭等等。
他当时跟我说的,古代帝王通过战争减少人口。我说,减少人口不就是因为生产力低下而粮食不足吗?
关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未来,我们聊了许久。我认为历史遗留问题即:我们不可能摆脱资本主义跑步进入社会主义。他觉得资本主义社会下,形式上的“努力就有回报”,“个人能力主导”,结果在社会主义下的很多民众都实现不了这种愿望——劳有所得。他举例那些资产百万、千万及以上的人都不是完全通过自己实现财富增值的,必然依靠剥削他人。但是资本主义形式上对人个人发展的鼓励,他很推崇,觉得这个是资本主义“逐利”的导向能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无形地推动社会发展。我没否认他的这个说法,因为我知道他说对了,商品货币关系能够调动人。但我对他的反驳是,把这种特殊历史阶段下的生产关系永恒化了,认为以后这一套还能行得通:每个人都吃饱喝足,那就不思进取了,社会就停滞了。
他说,既然资本主义能带来那么好的个人结果,那么为什么个人还要选择“牺牲个人利益”的“他利”,选择共产主义?而且不是所有人愿意这样子做。
我说,你不能否认这种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他说你不能完全做到这种让每个人都实现统一目标,统一行动。我说那得通过教育手段来逐步实现。他说凭什么“洗脑”别人,剥夺思想自由?别人就是不想走共产主义,就是想走资本主义,这对他好。我说那我们得通过逐步教育的手段,要不强制力的手段——现在回想是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他说为什么强迫每一个人都去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不是扼杀思想自由,强迫洗脑?
我说人肯定是受先天和后天影响。他说每个人都不一样,基因决定了不一样,那么人都是不一样的,凭什么都要统一思想。我说这是为了大家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还是坚持为什么要用多数人来反对少数人。
我说,现在你可以选择通过团结一致来实现共同发展,增进公共利益,为什么不走?资本主义最后就是终产者。凭什么资产阶级就可以剥削人,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让一部分人得到民主,让一部分琴棋书画都学——总之凭什么让一部分人无缘无故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其他人只能被甩在身后?
他说没有绝对的公平。我说,我承认没有绝对的公平,因为公平是相对的。绝对的公平就成平均主义了,现在的生产力不允许。每个人能力不同,按劳分配也必定不同。而资本主义可以平白无故剥削剩余价值,踩在别人头上生活,凭什么?
他驳斥我的一个例子是,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他们就通过剥削、掠夺、教育,实现了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想要达到的部分图景:高收入、高福利水平、开放式教育、全面发展。我说你没看过新闻?不知道流浪汉?不懂失业率?我说你这些图景,只存在于资产阶级的少数人,而无产阶级被剥削,相对差距依然存在,而且会越来越大。这段我当时没说清楚,驳不好。他说,你这样说,对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公平吗?(称他们为被剥削者)对本身没有剥削意愿的资产阶级公平吗?(称他们为资本家或剥削者)我说公平,因为定义和概念就是这样的,由不得他们。
他还说,外国工人被资本家被剥削,也比我们这个社会主义过得要好,收入高,房价低,有医保,遵守劳动法。我说你不看他们资本主义的掠夺史和剥削史,看他们经历了多少代教育和生产生活,进入资本主义的历史都比我们进入社会主义要长,发展比我们早,你这样片面的、静止的(“静止的”当时没说)对比,结果有说服力吗?
我说,我们真正再次引入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发展,不过才二三十年,但我们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是高速增长期那么久,成果那么显著?我们二三十年就实现了那么快速的发展,却依然要跟他们两三百年比?
他还说,共产主义对现如今的人太远了,人活着就一百年,这辈子应该看不见,却还要为了后面子子孙孙的事情发愁,去批判,去斗争?我说,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开始就遭受质疑和批评了,但他理论是经受检验的。不能因为我们活着寿命短就选择短视,选择放弃。
他一直拿人性驳斥我。我认为社会科学的根基是不稳固的,因为人性不可测。
他还谈到了能力和天赋的问题。我说能力是0和1,天赋是1到100。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实现,但不一定有天赋。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可能性。
他还问,你能举例出来说明,人民是可以通过公平分配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吗?我说上个世纪的苏联和中国就不是例子?我说,社会主义也不可避免存在剥削,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发家史都是工农业剪刀差,苦一苦农民,再让工业反哺,没办法,中国建国底子就薄,苏联也是。
谈到哲学,有些哲学问题不能证实或证伪。他说宇宙的宿命就是轮回,创造和毁灭的对立统一。我说,既然这样就会膨胀然后塌缩了,然后宇宙回归最初形态(奇点),然后再次爆炸,宇宙就是对立统一,就是周而复始。但是为什么会有平衡,会有矛盾,会有运动——没有结论。
然后就是宇宙本质,涉及生死问题。他说人可能是宇宙的一部分,只不过人因为活着而有自我意识,无法认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而死亡后,“意识”就姑且认为是消失了,人又跟宇宙回归到最初态;或者人活着是被“模拟”出来的“梦”或缸中之脑;或者人活着是某种生命的历史的模拟或回忆;或者人死了还有轮回,物质不变,投胎转世;或者人死了,他的量子意识回到了某种能量场,成为更大的存在;或者人死了,他的灵魂就继续在宇宙间遨游;或者人死了,意识消失了,那么宇宙就不存在了:主观唯心主义。
或者宇宙之外还有宇宙:果壳宇宙。或者宇宙其实是更大者的组成部分,有生命或无生命,有主观能动性或无。或者宇宙万物其实是“原子”组成的,而人之所以产生自我意识,是存在不同于“原子”的物质构成。或者人的“神识”其实是可以观察这个世界的。
我们说到宇宙,必然提及维度。他认为不同维度的存在是无法相互理解的。蚂蚁和大象的区别,蚂蚁(火鸡科学家)可能根据他们的观察,得出了他们想象的大象眼中的世界。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因为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高维生命或许可以向低维传递信息,但方式我们低维可能无法理解,或无法察觉。那么低维就算提出了正确的论断,也停留在了设想阶段。但是高维可以观察低维,得出低维的特征,但也许无法告知低维的生命。
然后聊到了二向箔,和降维打击。刘慈欣说,最高级的战争,就是利用规则来从根源上消灭你。我提出了中美贸易战,以及现在失衡的国际规则体系。他认为可以利用人类社会永恒的规则来赚钱,例如衣食住行,例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但是现在回想,共产主义社会都按需分配了,某些环节可能就失去了现在的意义。
然后还有一个实际上属于形式逻辑的问题,就是循环论证:你无法论证为什么宇宙法则存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为什么会有矛盾论?为什么为什么会有矛盾论?然后一直循环论证。
我跟他讲刘慈欣三体里的黑暗森林假设。宇宙物质有限,人类欲望(或生命欲望)无限。以有涯逐无涯,殆矣。
然后他还聊到了,有些人意识到了“终极问题”,或“终极终极问题”,诸如此类的,现有的科学和哲学无法提供强有力的解释,导致思维陷入泥潭、走入胡同,求而不得,苦苦思索,或疯癫,或求死,或掩埋,或看淡。虽然历史上,至少我另一位同学跟我讲过一个真实案例。高中还是初中就出了历史书的一个学生,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但思考很多问题之后求死了,遗嘱上说自己是得不到答案自杀的。
然后他说人性的“善”“恶”是无法抹除的。人的自私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永久存在。因为无法让所有人都在自利和为了实现更好的自利而他利中选择后者。虽然我回想,认为善恶虽然抽象存在,但是具体会因为时间而环境发生变化了。
然后就是谈到男女、爱情、婚姻。他说现在的女生,很多都被洗脑了,只想靠男性。真正平等的关系是互相照顾,而不是单方面花一个人的钱财。现在的女生都想依赖男生,既然这样,女性就是被男性用钱买来的情感商品、性商品、生育商品、家教商品……能真正实现互相理解、体谅的男女关系很少,但不是没有,需要去主动发掘。
然后聊到爱情必谈婚姻。中国式婚姻必谈传统习俗——彩礼、嫁妆、家宅等等。中国人为什么执着于结婚必买房产?这个我记不清结论是什么。我们都觉得这样很离谱,让年轻人提前背上债务,被家庭所捆绑。房地产。现在人口少下来,房地产却下不来。以前几千一平,现在几万一平,降个几千有毛用?我说你没考虑物价。他说你也得想想为什么房地产价格增速比物价增速还快。我真没话说!
但是我又解释到,这个其实反映出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问题。我是在平台上看过不少解释,主要是市场资金流向问题。资本是投机,要自我增殖,那必然从低利润流向高利润,那么资金量多了,这领域物价就涨:要么大宗商品,要么股票市场,要么债券,要么房地产。而政府公共服务的价值又恰好能通过房地产的商品属性——售价——侧面反映。
然后又谈到了三年疫情。主要是因为人口多,动不动核酸,封控。他举例上海封控了三四个月,产业停滞多严重?我自己是知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都停过一段时间了。太多人了,你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生物安全,不能都要,没钱叠加上病毒毒性相对减弱,只能放开。
我说,生产——消费的环节变成“借贷——生产——收入——还贷——消费——借贷”的过程,现在我们应该要往下走了,房地产封顶了。现代债务经济或市场经济,就是产业链、供应链、现金流。截断了,截流了,很难冷启动了。现在社会上想创新创业的氛围也淡薄了,大学生考研、体制内的意愿是有明显上升的,就反映出人们对经济形势的部分判断了。当然,大众的行动总是缓慢的、随大流的。
结语
其实我们聊的话题和抛出的诸多想法,历史上已经有人提过和讨论过了;科幻小说也做过描绘。但有人愿意交流,总归是开心的。身边愈来愈少人愿意对身边、书上、网络上“理所当然”的各种现象、各类知识提出质疑,分析问题,作出批判,提出方案了。
我也借此次亲身经历,领会到:缺乏“共识”,任何讨论都举步维艰。私人讨论尚且如此,公共讨论更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