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易涅
Published on 2024-11-28 / 26 Visits
0
0

OC与自我意识觉醒

我之前稍微接触过小说写手圈,里面经常提到OC,画手圈也有这概念。

OC,我理解为Original Character(原创的角色)、Own Character(自我的角色)、Owe Character(欠下的角色)。

其实,小说圈和画画圈里的OC,是一定程度上种对自我的怀疑、质问和探索的过程及结果;自我意识觉醒与构建的产物。

创作者们在OC中倾注心血,是对自我形象的期望的反映和具象化。OC所展现的人格——性格、品格、气质,等等——是对现实中自我的不足与缺憾的代偿和拓展。我想要的、憧憬的特质,在现实中无法拥有,都可以借助虚幻创作,以艺术化形象进行表露和构建。如furry圈的兽人“自设”。 这种形象展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为“原创的角色”(Original Character);反映了创作者对自我的期许,是为“自我的角色”(Own Character);代替性补偿了创作者对现实情况的不满和意识里的欲望,是为“欠下的角色”(Owe Character)。

先插入对自我意识的内容和阶段的说明。

自我意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 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如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的认识;对生理疾病、温饱饥饿、劳累疲乏的感受等。如果对自己的生理自我不能接纳,就会讨厌自己,表现出自卑,缺乏自信。

  2. 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如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认识和体验,如果对自己的心理自我评价低,嫌这嫌那,就会否定自己。

  3. 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自己和他人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如果一个人认为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找不到知心朋友,就会感到很孤独、寂寞。 在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中,除了这些自我态度外,还有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他人的评价——特别是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等)的态度,也会对自我意识起重要作用。

对自我意识的研究比较经典的理论,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提出的八阶段论(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后期、学龄期、青春期、青春后期、成年期、老年期);还有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James)的三阶段论(躯体我、社会我、精神我)等。我国心理学界的理论:我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模式:1. 生理自我; 2. 社会自我;3. 心理自我。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也称自我统合),自我同一性发展不良者,表现出对自己缺乏清晰完整的认识,“自我”各部分是混乱的、矛盾的、冲突的,他们迷失自我和生活的方向,难以应付复杂的社会生活。相反自我统合良好者具有自我认同感,自我概念清晰,有生活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人在孩童时期,能够辨认镜子里的“我”和现实中的“我”为同一人,并能够意识“我”与“他人”的区别,构建起镜像自我意识。但社会自我意识和心理自我意识,是在超越镜像自我意识之后才能诞生的。从“我不是别人”、“我是我”,再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中国青少年在社会自我意识是可以达到足够水平的,但在心理自我意识上我认为大部分人是处于低水平。 公共生活下的公共社会关系,培育的更多是社会自我意识,并不着重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而一对一的私密性的社会关系——友情、爱情——是构建心理自我意识的重要土壤,主要地质问你“我是谁”、“我为什么是我”和“我要成为怎样的我”。当心理自我意识在公共生活和现实中的亲密关系未能得到有效反馈并成长时,OC便是青少年摸索,构建和追寻自我存在的一个隐秘但有效的途径。

互联网超越时空环境限制的天然优势,为话题导向的社交关系搭建了互动平台,从而使得围绕OC而生长的社会网络成为现实。该社会网络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觉醒提供了有利条件,并让他们在与其他具有共同爱好的同龄人的社交互动过程中,重构其不成熟的破损的自我意识,重新发现“我自己”。 这种再发现,是人由内而外进行的精神活动,而非社会对人的由外向内的反对“自我发现”的、带有强烈目的性的塑造,超越了现实社会下家庭、学校、社会对年轻人的负面性的教化和规训。这使得他们在资本、封建传统对人异化的社会下依然能够积蓄能动性的精神力量,尝试构造起积极正面的自我意识,进而与社会进行再互动和再博弈,对抗那些试图以刻板印象和负面传统观念对“我”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进行永久性固定的力量,孕育出充满活力、生机勃勃、阳光灿烂的自我。

简而言之,“认识你自己”。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