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易涅
Published on 2024-11-26 / 11 Visits
0
0

沟通与知识,从定义出发

只有对概念作出定义后,信息才能有效传递,知识和沟通才会开始。

定义即共识。定义提供了一个起点,帮助我们明确讨论的范畴和边界。它为知识的交流和传递提供了基础的语言和概念框架。

现在我有时候会问自己:当我在讨论xxx的时候,我在讨论什么?如果讨论者连自己在说什么都不清楚,沟通本身即是低效或无效的。

公共对话与公共讨论的异同

公共对话和公共讨论都是公共领域中人们表达观点、交换意见的形式,但它们在目的、形式、参与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两者的异同:

一、定义和目的

  • 公共对话

    • 是一种开放的交流形式,旨在通过对话增进理解、促进共识,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 目的更倾向于互动性和关系构建,例如加强不同群体之间的联系、理解彼此的立场和价值观。

    • 强调倾听、包容和尊重彼此的观点,可能并不急于解决分歧或达成结论。

  • 公共讨论

    • 是一种更正式的交流形式,通常围绕具体的议题展开,目的是分享信息、辩证观点或解决问题。

    • 目标更注重结果,例如形成公共决策、推动行动或影响舆论。

    • 强调逻辑性、论证和观点辩驳,更倾向于通过争论和权衡达成一致或明确分歧。

二、参与方式

  • 公共对话

    • 通常参与者身份多样,既可以是专家,也可以是普通公众,强调平等交流。

    • 形式较为开放,气氛更为非正式,注重个体表达和倾听,允许情感和个人经历的分享。

    • 鼓励包容性和耐心,避免对抗性。

  • 公共讨论

    • 参与者往往以议题相关性为依据,可能包括专家、政策制定者或利益相关方,较少邀请完全无关的公众。

    • 往往更结构化,可能有明确的主持、规则和时间限制,强调条理性和逻辑性。

    • 允许甚至需要对抗性辩论,以便通过观点碰撞分析问题。

三、形式与组织

  • 公共对话

    • 形式灵活,可以是小组对谈、圆桌会话或社区对话。

    • 更关注营造开放、安全的环境,避免产生过度对立或焦虑。

    • 注重用故事、情感和经历来丰富交流。

  • 公共讨论

    • 通常具有更明确的结构和框架,例如辩论会、圆桌会议或线上论坛。

    • 可能需要明确议题、规则、分工(如主持人、发言顺序等),目标和结论更为清晰。

    • 形式可能更偏向理性分析,少涉及感性表达。

四、结果导向

  • 公共对话

    • 结果更倾向于建立理解、减少偏见或增强共同体意识,不一定达成具体结论或行动。

    • 可能没有明确的“赢家”或“输家”,成果更倾向于隐性影响(如态度转变)。

  • 公共讨论

    • 结果更加明确,通常希望得出成果,如政策建议、行动计划或形成共识。

    • 更具目标导向,可能通过投票、决议等方式决定某个立场或行动。

五、相互联系

  • 公共对话和公共讨论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可以相辅相成。

    • 公共对话可以作为公共讨论的前期阶段,用于建立信任、澄清彼此的立场和价值观,从而为更理性的讨论奠定基础。

    • 公共讨论则可以在公共对话之后,通过更加集中和理性的方式解决具体问题。

总结

方面

公共对话

公共讨论

目的

增进理解、促进共识

分享信息、解决问题、影响决策

形式

开放、灵活、非正式

结构化、正式

参与方式

包容性、平等交流

针对性、可能带有对抗性

结果导向

注重过程和理解

注重结果和行动

两者各有侧重,但在公共事务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适用于不同情境,最终共同促进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

从认识论评析“知识从定义出发”

作为研究认识论的哲学教授,我对“知识从定义出发”这一观点持审慎的态度。以下是我的评判:

  1. 定义的局限性:“知识从定义出发”这一观点往往基于一种静态的、形式化的逻辑结构。然而,知识的本质是动态的、发展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定义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知识的定义往往难以涵盖知识的全部复杂性和多样性,因为知识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2. 知识的实践性:认识论强调知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知识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抽象概念,更是在实践中不断被检验和修正的。因此,从定义出发可能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实践价值,而这些都是知识不可或缺的部分。

  3. 知识的语境依赖性:知识是语境依赖的,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会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从定义出发可能会忽视这种语境依赖性,导致对知识的理解过于狭隘。

  4. 知识的主体性: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总是与知识的主体——即人——紧密相关。知识是主体通过感知、思考和交流获得的。因此,从定义出发可能忽视了知识的主体性,即知识是如何被个体所理解和使用的。

  5. 知识的批判性:认识论鼓励对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从定义出发可能会限制这种批判性,因为定义往往是封闭的、不容置疑的。而知识的发展往往需要对现有定义的挑战和超越。

  6. 知识的多样性:知识是多样的,包括科学知识、道德知识、实践知识等。从定义出发可能无法充分解释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因为它们可能需要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框架。

  7. 知识的进化性:知识是进化的,随着新证据的出现和理论的发展,旧的知识可能会被修正或取代。从定义出发可能会忽视这种进化性,因为它往往强调定义的稳定性和不变性。

综上所述,虽然定义在认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不应该成为理解知识的唯一起点。知识的理解应该更加开放、动态和多元,以适应知识的本质和复杂性。

公共讨论中的“知识从定义出发”

在公共讨论的情景中理解“知识从定义出发”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明确讨论基础:在公共讨论中,定义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共同的起点和讨论的基础。通过明确关键术语的定义,可以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确保讨论的效率和质量。

  2. 促进共识形成:定义有助于形成共识。在公共讨论中,不同的参与者可能有不同的背景和预设观念。通过共同定义关键概念,可以促进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3. 识别和解决分歧:在讨论中,对定义的探讨可以帮助识别和解决分歧。如果参与者对某个术语的理解存在差异,那么首先明确这些差异,然后探讨这些差异的根源,有助于找到共同点或至少理解分歧所在。

  4. 批判性分析:在公共讨论中,对定义的批判性分析是重要的。定义可能包含偏见、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通过批判性地分析定义,可以揭示和挑战这些潜在的问题,促进更公正和全面的知识构建。

  5. 适应性和灵活性:在公共讨论中,定义应该是适应性和灵活性的。随着讨论的深入,可能需要对初始定义进行调整或扩展,以适应新的信息和观点。

  6. 促进知识民主化:从定义出发可以促进知识的民主化。在公共讨论中,每个人都有权对定义提出质疑和建议,这有助于确保知识构建过程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7. 避免僵化:在公共讨论中,过度依赖定义可能导致讨论僵化。定义应该被视为讨论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讨论应该允许对定义的重新评估和修正,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8. 促进跨学科交流:在公共讨论中,不同学科的参与者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定义和视角。通过从定义出发,可以促进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从而丰富知识的构建。

  9. 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公共讨论中,定义应该与实践相结合。讨论应该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应该考虑定义在实际应用中的含义和影响。

  10. 持续的学习和适应:在公共讨论中,参与者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学习和适应新的定义和观点。随着讨论的进展,定义可能会被重新塑造,以反映新的共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在公共讨论中理解“知识从定义出发”这一观点,需要我们认识到定义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意识到其局限性,并在讨论中保持批判性、适应性和开放性。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促进更深入、更全面的知识构建和公共讨论。

知识从定义出发

知识从定义出发。一个知识必然由若干个子知识系统性地构成。大的知识概念包含着小的知识概念。因此,了解一个知识,必先清楚其定义,即它的基本内容。

案例:

今天在读一篇论文,提到了“数字平台”具有“双边市场”这一特征。

什么是“双边市场”?

双边市场(two-sides market):

  • “网络外部性”角度的定义:两组参与者需通过中间平台进行交易,且一方的收益决定另一方参与者的数量。

  • “平台定价”角度的定义:在双边市场中,除价格水平外,价格结构也同样影响两边用户之间的交易量。【对“平台定价”的主要共识:平台对一边用户的定价不仅取决于用户需求及其边际成本,也取决于一边用户给另一边用户所带来的外部收益(即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大小)。】

什么是“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网络效应不能内化时,即不能通过价格机制进入成本或收益函数时,网络效应成为网络外部性。

什么是“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

一类信息商品和服务具有如下性质:

1. 当消费同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越多时,这些商品和服务越有价值;

2. 这些商品需要和其它商品同时使用,而当它们单独使用时,只有很少或几乎没有价值。

使用具有上述性质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形成一个网络,当其他消费者购买这样的产品或服务,加入这一网络时,会获得额外的价值。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发现,你要了解数字平台和平台资本主义,那么就不得不了解双边市场、网络外部性、网络效应这一些概念。因为,数字平台的定义内含了双边市场,而了解双边市场则需要了解网络外部性和网络效应,同时,网络外部性源自网络效应。

因此,只有先了解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定义,才能明白由它推演和衍生出来的新的知识。

具有网络效应、网络外部性和双边市场特征的数字平台有哪些呢?一个典例是购物电商平台。

购物电商平台的代表就是淘宝。入驻商家越多,供应的商品种类、数量越多,那么在上面购物的消费者也越多。而购物的消费者越多,吸引入驻平台的商家也越多。这两个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过程,互为前提。

所以一个购物电商平台的崛起,需要从商家和消费者两侧拉拢人心。


更新记录

  1. 24-12-03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