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我为什么放弃微信朋友圈

6

我不再浏览和发布朋友圈动态了。

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我的确做了。缘由何来?

我对朋友圈的预期和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出入。长久以来,我在朋友圈分享自认“有价值”的东西:近期重要事件、值得了解的观点和洞察、需要注意的动向。我希望他人能从中有所收获,得到有效的信息增量。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的大部分好友都是在展示生活近况:遇见哪些人、经历哪些事、遭遇哪些物。

分享是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如果分享能赚钱,或许能激发人的持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没人向我付钱。也没人赞扬我的努力(如果将“点赞”视作廉价的互联网客套话)。我只是不停转发那些东西。后来,我发现自己累了,长期的分享使我感到疲惫。这种累并非体力或精力耗竭的疲劳,而是主观感受:我好像自说自话的傻子,我不想做下去了,我要退出。

于是乎,我在五月份发布了一则“停更通告”,宣布不再更新朋友圈,并将历史动态全部设为“仅自己可见”。我还关闭了朋友圈的功能入口,“眼不见心不烦”。事毕,如释重负。

其实,除却分享上的心理疲劳,朋友圈还带来焦虑。眼见他们旅游赏风景,眼见他们逛街吃美食,眼见他们结伴共聚会,眼见他们考研或实习……内心隐隐有些嫉妒和不甘。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生活?我后知后觉,这是社交媒体所带来的时代问题:有太多人过着比你更加充实、有趣的生活,别人为什么要平平无奇你、你平淡无奇的生活呢?

社交媒体的发言和传播的逻辑并不相同,即使发言权平等,传播权上仍不平等。社交媒体上,数以亿计的人分享着自己的生活,你、我、他,不过汪洋大海的一滴水。而感性、情绪化——能激发人欲和情绪——的内容天然具有引起关注的特质,从而广泛传播:羡慕、嫉妒、恨、好奇,焦虑、认同、共鸣……如果文字不能挑动你,那就用图片;图片不行,那就视频。社交媒体总有办法挑动你内心深处敏感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