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易涅
Published on 2023-03-08 / 10 Visits
0
0

国际妇女节:审视、反思、斗争

昨天,广外的同学们度过了属于青年群体的“女生节”。今天又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这本该是中国妇女、世界妇女共同欢庆的节日,但我有些不高兴。原因不在这个值得庆祝的节日,而是在于少数人的立场、观点以及行为。

我首先得感谢我的妈妈、我的奶奶、我的外婆,以及教导我的各位女老师,支持我的各位女同学,还有各位与女性平等相待的、以行动支持男女平权的男同志们。

妇女节的真正意义

国际妇女节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是为了纪念女性工人的斗争和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

1908年,美国纽约市的一群妇女工人举行了一次抗议,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获得选举权。1910年,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全世界的妇女争取平等权利和普选权,同时提出了设立国际妇女节的建议。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会议成立于1907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妇女组织领导人克拉拉·范德韦尔德(Clara Zetkin)和其他女权主义者共同组建。191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会议上,克拉拉·范德韦尔德提出了设立国际妇女节的建议,并得到了会议的通过。因此,可以说克拉拉·范德韦尔德是国际妇女节设立的主张者之一。

1911年3月8日,第一个国际妇女节在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国家得到了庆祝,以纪念女性工人的斗争和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从那时起,国际妇女节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庆祝活动,旨在支持女性权利和平等。

故,三八国际妇女节,不仅是庆祝妇女的节日,更是一个反思社会对妇女的不公和倡导妇女权益的日子。在世界各地,妇女仍然面临诸如性别歧视、暴力、贫困和不平等待遇等问题。国际妇女节提醒所有人,仍然需要努力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和机会,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并为所有妇女争取更好的生活和未来。因此,国际妇女节不仅仅是庆祝妇女的日子,更是一个反思和倡导妇女权益的重要日子。

当下对于妇女节的曲解与异化

我的立场很明确:国际妇女节就是妇女节,而非“女生节”、“女神节”或“女王节”。

从词义的角度来看,妇女节、女生节、女神节和女王节这四个称谓,虽然都与女性有关,但是它们之间体现的概念和涵义却是不同的。

首先,妇女节的含义是纪念和庆祝团结奋斗、争取权益的妇女运动,反映出妇女的地位和权利的提高以及我们对于妇女所做出的贡献的肯定。它具有显著的政治和历史意义,是一个强调“妇女平等、妇女权益”的节日。

其次,女生节是为庆祝女高中生达到成年仪式而设立的,强调女学生的成长和自立,是一个庆贺青春成长的日子。

再然,女神节是许多国家庆祝女性美丽、智慧和魅力的日子,强调女性在美学方面的特质、力量和价值。

最后,女王节主要是为纪念欧洲历史上的皇后、女王而设立的,反映出贵族女性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具有明显的封建性质。

因此,可以看出,虽然这四个称谓都与女性有关,但它们的概念和涵义是不同的,因此,妇女节并不等同于女生节、女神节或女王节。国际妇女节是无产阶级妇女为争取平等权利和解放而进行的斗争的一部分,是有着深刻阶级性的节日,更强调全体妇女的平等、权益、解放和争取,需要更加凸显具有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节日属性。它承载了无产阶级妇女争取平等权利、解放自身与家庭单位的重要经验,反映了无产阶级妇女剥削被压迫的生活现实,是无产阶级妇女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妇女群体为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作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的里程碑!

其次,国际妇女节的重要性在于宣传和弘扬妇女的解放思想,推动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实践运动。它表达了对于阶级剥削制度的反抗和对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支持,体现了妇女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意志和行动。因此,无论在妇女解放的历史意义还是在当代意义上,国际妇女节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节日。

然而在当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市场经济下的大中小资产阶级和个别人士将国际妇女节变成推销商品、发红包、送礼物等表面的商业化活动,甚至在某些场合上用妇女节来陪衬所谓的“文艺活动”等,这种设法通过曲解和异化国际妇女节来迎合个别利益和陶冶情操的做法是错误的。这种行为严重背离了妇女节历史的和政治的目的,削弱了妇女节的纪念品质和国际性质。必须坚持从历史和社会主义现实出发来解读国际妇女节,充分认识其阶级性和意义,断然反对任何曲解和异化的现象。

从节日商业化的角度来看,当下的妇女节已经被商家加以利用,将其变成营销噱头,推销商品。一些商家会针对妇女节推出各种打折优惠活动,这些打折活动的宣传往往强调不同品牌的商家尤其是化妆品、服装等女性消费品牌一定会特别青睐女性消费者。这种商业化现象,让人感受不到妇女节应有的庄重和真诚,淡化和冲击了妇女节重要政治意义。如果妇女节的节日意义也能“被消费”,那还有什么政治符号不能被解构和重组,并为资本家所利用?

从应景人情化的角度而言,妇女节是一个必须被认真对待的日子。在国际妇女节,社会各界需要表达对妇女的敬重和重视,让妇女感受到尊重和被关怀。这里面应该包括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表达和感受,包括表彰先进女工、重视女性健康、关注女性安全、尊重女性的劳动、探究女性问题等等。但是,就我在学校的感受中,妇女节变成了发信息、发贺卡、发红包等应景的方式、生动而且轻松的活动节日,缺乏对女性真正的表达和关怀——整个节日显得极其虚伪,成为“为了庆祝而庆祝”的“人造节日”,既不能让女性感到真正被尊重,也不能让更多男性明白维护妇女权利、保护妇女权益的重要性和正义性,让双方都产生反感,甚至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但对于商家来说,他们对于剩余价值的剥削效果却达到了。

从表面浮华化的角度来看,很多关于妇女节的庆祝活动都缺乏内在的深度和意义。我们有些人可能会忽略妇女节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意义。妇女节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娱乐和消遣活动,它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应该更加认真地准备并举行对妇女的尊重、对话和权益保护的活动,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的热闹和表演效果。

所以我十分反感和厌恶大学城高校所谓的“女生节”。可能全国其他高校也存在此类问题。

同时很高兴,也有人为女性组织了真正属于妇女节的活动。

对妇女的歧视现象

当下社会对妇女的歧视现象涉及到职场待遇、生活环境、家庭生活、媒体文化多方面问题。

妇女节本身就是妇女群体为自己争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伟大节日,然而,在经济上对妇女的歧视现象依然存在。没有经济独立,哪来真正的独立?

在职场,妇女面临着晋升速度慢、薪资差距、性别歧视等问题。虽然已经有了《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来保障女性在职场的权益,但是实际落实却存在诸多困难:譬如招聘上对未婚女性的劝退,对女性休产假的隐形歧视甚至不允许休假,休产假返工却被迫更换岗位甚至离职,均真实存在并且不断上演。

此外,在工作待遇方面,妇女与男性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即使同等条件下工作,女性往往会获得更低的薪水,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哪来“同工同酬”?对于女性来说,这种不公平待遇严重影响了她们的经济独立和社会地位。而且不止民营企业,甚至国有企业中,女性晋升至高管或管理层的概率都相对较低,即使职场女性真正达到了与男性的同等水平。女性在认可激励和晋升机会上,都与男性员工存在差距。

在社会生活中,妇女也遭受许多歧视与不平等待遇,主要集中在公共设施、家庭暴力、社会观念以及政治待遇。

公共场所中,除了部分发达城市,许多城市的公共场所依然存在女性专用卫生间建设不足、欠缺育婴室等问题。

家庭暴力广泛存在于妇女的生活中。包括中国,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报道这种问题的新闻。中国的男性主导的家庭暴力由来已久,她们可能无法寻求帮助、离开家庭或将暴力行为向外界报告。

“男尊女卑”,亦是荼毒中国社会的毒药、囚禁妇女的枷锁。“男尊女卑”是基于父权社会的发展逻辑和儒家思想的政治需要,凭空捏造出来的畸形的社会观念,在中国古代家庭中造成了不可计数的悲剧。古代女性,未成年的和成年的,都不得不面对家庭暴力、婆家不公以及其他家庭不平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领导人民扫荡了封建残余,打破了部分男性对女性的掌控和管制,真正使得妇女能顶半边天,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和政治活动。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似乎重蹈覆辙,“男尊女卑”的思想卷土重来,家庭暴力、性别歧视层出不穷……

请允许我回顾2020年发生的“拉姆之死”——家庭暴力和“男尊女卑”的典例之一。

拉姆是一名藏族女农民,也是一名网络主播。她与前夫唐某结婚后,遭受了多年的家庭暴力。

她在2020年5月与唐某协议离婚,但唐某不甘心,多次威胁要杀死她或孩子。9月14日晚上,拉姆在家中直播时,唐某闯入房间,用汽油浇在她身上,并点燃火焰。拉姆全身大面积烧伤,被送往医院抢救。直播画面被网友录下,并引发了社会关注和反家暴讨论。

经过半个多月的抢救后,拉姆于9月30日不幸去世。她的死亡激起了公众的愤怒和悲痛,也暴露了中国法律制度在保护妇女免遭家庭暴力方面的缺陷和漏洞。

这是一件非常悲惨和令人心碎的公共性事件。更令人感到愤怒的是,互联网上还有一大批男性根据“完美受害者”理论,将拉姆死因归咎于她自身,也就是“她自找的”……

在媒体文化上,妇女也遭受不平等对待。有些媒体堂而皇之把国际妇女节当作一个送花、化妆品或其他物质礼物给女性的日子,而不是关注她们在精神世界、政治、技术、教育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有些媒体会强调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传统角色,如家庭主妇,而不是她们在推动变革和创新中的作用,如企业家、工程师、科学家。这就是思想观念上没有做到真正的性别平等。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妇女依然不被平等对待,权利被法律限制,权益不被保护,例如在继承、投票和获取教育机会方面。

反思与建议

  • 走出曲解:让妇女节重回它的初心,关注自己身边的劳动妇女,你的母亲、奶奶、外婆、亲朋好友,你的老师、同事、同学……

  • 反对歧视:呼吁身边人自发使用“妇女节”或“国际妇女节”,而不是所谓“女生节”、“女神节”或“女王节”;督促就职企业制定反性别歧视相关政策。

  • 对抗消费:告别对女性形象的消费,提倡发自内心的健康的、自信的女性观,而不是以貌取人,以高高在上的态度施舍女性。

  • 消除对立:了解不应存在的男女性别对立,并与其划清界限。

当然了,某些境外势力、我们国内的精神资产阶级、现实资产阶级、相信资本主义话术的人、被带路的人,都参与了这场对妇女、对性别平等的和谐关系的围剿。

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立场来看,男女性别对立是一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而产生的,而性别对立也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男女性别对立是一种经济和社会上的不平等关系,是阶级剥削的一种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男女性别对立体现为男性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权力,而女性则受到更多的歧视和限制。

列宁主义认为,男女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消除私有制和阶级剥削,消除了男女性别对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男女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没有任何性别歧视和限制。因此,列宁主义强调消除男女性别对立,将男女平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毛泽东思想强调,男女平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强调女性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还提出了“男女平等,人人光荣”的口号,鼓励妇女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和生产中来。

人为制造性别对立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行为,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原则的。性别对立不仅破坏了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也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人类社会——包括中国——应竭力消除性别歧视和限制,促进男女平等,创造一个真正平等、公正、和谐的社会。

尊严和权利不是施舍来的,而是斗争来的。

尊重不是言论上的,而是行动上的。

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妇女承担了比男性更多的特殊义务,如生育,自然享受法律保护、社会认可的特殊权利,如有权休产假和因生理原因而得到良好休息。

我们只支持争取合理且合法的应有权利,而非超出法律和道德界限的特权。

庆祝国际妇女节,我们不能浸淫在庆祝一国或几国的胜利,而是要争取全世界妇女的解放。唯有全人类的解放,才能推动全人类的发展。

总之,妇女节是一个继续审视、继续审视、继续斗争的节日,是建设更加公平的社会的号角,而不是折扣消费、个性化定制和送礼送花的资本主义的节日。只有真正回归妇女节的最初目的,才能让所有妇女幸福生活,置身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美好的社会。


Comment